点面接触和点点接触有什么区别么

2024年11月14日 14:50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
面一面接触单元用于任意形状的两个表面接触
-不必事先知道接触的准确位置;
-两个面可以具有不同的网格;
-支持大的相对滑动;
-支持大应变和大转动。
例如:
面一面接触可以模拟金属成型,如轧制过程。
2.
点一面接触单元用于某一点和任意形状的面的接触
-可使用多个点-面接触单元模拟棱边和面的接触;
-不必事先知道接触的准确位置;
-两个面可以具有不同的网格;
-支持大的相对滑动;
-支持大应变和大转动。
例:点面接触可以模拟棱边和面之间的接触
3.
点-点接触单元用于模拟单点和另一个确定点之间的接触。
-建立模型时必须事先知道确切的接触位置;
-多个点-点接触单元可以模拟两个具有多个单元表面间的接触;
·每个表面的网格必须是相同的;
·相对滑动必须很小;
·只对小的转动响应有效。
例如:
点一点接触可以模拟一些面的接触。如地基和土壤的接触

网友(2):

点面接触面积大,广,点点接触是限制接触面,专一,固定的一点。

网友(3):

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一样,导电剂也在不断的进化。从最早的炭黑材料,其特点是点状导电剂,也可以称作零维导电剂,主要通过颗粒之间的点接触提高导电性;到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导电碳纤维和碳纳米管这一类具有一维结构的导电剂,由于其纤维状结构,增大了与电极材料颗粒的接触,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降低了极片电阻;最近火热的石墨烯材料,如今也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导电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二维的片层状结构,极大的增加了电极颗粒之间的接触,提高了导电性,并降低了导电剂的用量,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辅材---导电剂的基础知识

导电剂的作用:

导电剂的首要作用是提高电子电导率。为了保证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在极片制作时通常加入一定量的导电剂,在活性物质之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起到收集微电流的作用,以减小电极的接触电阻,加速电子的移动速率。此外,导电剂也可以提高极片加工性,促进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降低极化,从而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导电剂对比分析:

导电剂主要有颗粒状导电剂如乙炔黑、炭黑等,导电石墨多为人造石墨,纤维状导电剂如金属纤维、气相法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等,还有新型石墨烯及其混合导电浆料等作为导电剂使用。这些导电剂拥有各自的优劣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电剂理化参数对比:

锂离子电池辅材---导电剂的基础知识

下面介绍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的几类导电剂:导电炭黑Super-PLi,其中有支链结构的科琴黑ECP,导电石墨KS-6、SFG-6,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及其复合导电剂。

网友(4):

接触问题(参考ANSYS的中文帮助文件)
当两个分离的表面互相碰触并共切时,就称它们牌接触状态。在一般的物理意义中,牌接触状态的表面有下列特点:
1、 不互相渗透;
2、 能够互相传递法向压力和切向摩擦力;
3、 通常不传递法向拉力。
接触分类:刚性体-柔性体、柔性体-柔性体
实际接触体相互不穿透,因此,程序必须在这两个面间建立一种关系,防止它们在有限元分析中相互穿过。
――罚函数法。接触刚度
――lagrange乘子法,增加一个附加自由度(接触压力),来满足不穿透条件
――将罚函数法和lagrange乘子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增广lagrange法。
三种接触单元:节点对节点、节点对面、面对面。
接触单元的实常数和单元选项设置:
FKN:法向接触刚度。这个值应该足够大,使接触穿透量小;同时也应该足够小,使问题没有病态矩阵。FKN值通常在0.1~10之间,对于体积变形问题,用值1.0(默认),对弯曲问题,用值0.1。
FTOLN:最大穿透容差。穿透超过此值将尝试新的迭代。这是一个与接触单元下面的实体单元深度(h)相乘的比例系数,缺省为0.1。此值太小,会引起收敛困难。
ICONT:初始接触调整带。它能用于围绕目标面给出一个“调整带”,调整带内任何接触点都被移到目标面上;如果不给出ICONT值,ANSYS根据模型的大小提供一个较小的默认值(<0.03=
PINB:指定近区域接触范围(球形区)。当目标单元进入pinball区时,认为它处于近区域接触,pinball区是围绕接触单元接触检测点的圆(二维)或球(三维)。可以用实常数PINB调整球形区(此方法用于初始穿透大的问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