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2004年2月25日 云南省公安厅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8万元人民币捉拿云南大学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马加爵。4名受害学生均为马加爵的同学。
2004年2月26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发出通缉令,并悬赏5万元捉拿马加爵。此前,警方查明,马加爵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人。
2004年3月1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在逃杀人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公安机关悬赏2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通缉。2004年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2004年6月17日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扩展资料
马加爵事件的深层意义:2004年3月17日,邹云翔先生曾说,“有关报道提及贫穷曾经驱使马加爵到搬家公司工作,每天以一个馒头度日,贫穷并不必然导致反社会的性格产生。
但常常与贫穷相伴的自卑却往往使人仇视社会;同时马加爵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学生,到达城市往往又产生了文化上的不适应,妨碍了其对于所生活环境的认同。
当文化的不适应与贫穷交结在一起、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人的性格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扭曲,任何一个小小的挫折都可能导致扭曲的性格的总暴露,从而产生了非理智性的犯罪恶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大学生的精神疾患问题,只停留在精神的“疗治”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必须特别注重精神、物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利用,避免简单化。
但是,也必须强调指出:一个人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或者贫穷,绝不应当用杀人来进行报复。不能把一切都归咎于社会、归咎于他人。
我们要警惕一种貌似深刻的社会学解释,模糊、替代甚至颠覆着维系文明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正当行为规则:每个人只是他自己,他要承担自己行为的一切风险。我们要实施一种普遍的文明教化,把有关人和文明的最基本规则,灌输给每个人,使这些戒律能够在激情、在罪恶的欲望涌动的时候,有效地起到约束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马加爵案的深层思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加爵
2004年“马加爵事件“轰动了全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马加爵事件是什么呢?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生活区6幢317室男生宿舍内发现一起四人被杀案件,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大量喷溅的血迹并提取了一把石工锤。后经检验,警方认定317室即作案现场,被害人均系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一周左右,案发时间初步认定为2月13~15日,作案工具即现场遗留的石工锤。
警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和痕迹鉴定工作,专案组确定,该宿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有重大嫌疑。2月23日晚11时,云南省公安厅向全省公安机关发出公安部A级通缉令,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
马加爵,男,23岁,汉族,广西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现住317室。被杀害的四名大学生分别是:杨开宏,云南红河州人;龚博,陕西人;唐学李,云南怒江人;邵瑞杰,广西梧州人。据老师、学生介绍,马加爵和被害的四名大学生平时关系都不错,五人是同班同学,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
2004年3月15日晚19时35分,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被抓获,经警方审讯,他交代了杀人原因,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马加爵供述说:上大学后,他一直有很大的压力,过得不好;同时,总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在背后议论他的一些生活习惯甚至是个人隐私。引起这场连环杀人案件的导火索是:血案发生前几天,马加爵和几个同学打牌,有同学认为马加爵作弊,让马加爵积怨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他觉得,他们既然看不起自己,不如杀了他们,惨案终于发生了……
2004年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认为:马加爵为报复杀人而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细致的准备,积极实施犯罪,最终致四人死亡。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院一审后,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
能从心理上分析马加爵的杀人行为吗?
从作案过程看,嫌疑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只要一点小事就会激起他不安全的防范心理。
这种人在攻击别人时往往想不到结局。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这明显是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人做的“游戏”,从这点可以断定,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也就是具有“变态性人格特质”。
这种人格缺陷与家庭教育有关,由于成长在农村,马加爵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非常狭隘,个人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他对社会、对别人的理解只能从图片、游戏中获得。游戏是一种虚拟的环境,很容易使人隐藏很深的东西被激发出来,马加爵很可能就是受暴力游戏的影响,将杀人也当成一种游戏,当成探索自己的途径,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像马加爵这样极端的人只是极少数,但几所高校最近发生的几起自杀案件也暴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学业问题,因为学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二是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费用大,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往往因此变得孤僻;三是由于家庭不稳定导致的个性问题;四是失恋问题。
通过对几起自杀和他杀事件的调查后发现,大学生极端行为往往并不因单一因素引发,而是多样问题集中引起。而这些问题包括: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
随着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不幸福感。往往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越高的人,这种不幸福感越强烈,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
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找工作压力等等,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和焦虑的心情。
其实我觉得最应该反思的应该是教育问题,就像三字经里写的一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生下来之后,天性可能都是比较近似的,但是由于习惯和教育的问题才影响了一个孩子最后的结果,很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童年的教育都不是很好,而且家庭环境因素比较大,所以一个孩子以后是否有出息,甚至以后是否会走到违法犯罪的道路,主要看一个家庭对他的教育是不是很正当,当然想要完全普及优秀的教育,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这就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这些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人我们一定要识别并且避免,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随意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生活当中或工作当中,我们有可能会与身边的朋友有一些摩擦,其实相对来讲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自尊心,这对一个人的尊严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是心理健全的人,可能不会在意偶尔自尊心的伤害,但是如果有心理疾病的人,我们伤害他的自尊心的话,就非常危险了。
2、尽量远离做事极端的人
从心理学上来讲,有一种叫做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做事比较极端,那就是非好即坏,其实这种人相对来讲也是存在着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大家与这种人相处的时候要尽量注意一点,当然能够远离,尽量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对待别人态度尽量友好
很多先天性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一般情况下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这种人如果同时有犯罪倾向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距离,但是很多人无法识别这种人,不过却有一个做法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对待别人的态度要尽量保持友好,因为除非特别极端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去主动伤害一个经常从态度上非常友好的人。
他总共杀了四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
唐学李被杀理由:
二人算是不错的朋友,唐某从来没有因为言语不慎得罪过他,对他一向不错。只因为他住在宿舍妨碍了马加爵杀邵瑞杰,被他平时口中的“马哥”用石工锤砸死。
杨开红被杀理由:
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杀邵瑞杰后留下的血迹时,杨开红来到317宿舍找马加爵打牌(或找人),被做贼心虚的马加爵弄到屋内杀害。
龚博被杀理由:
和马加爵从来没有过冲突,来往不多,因过生日没请马加爵,而邵瑞杰又用此事教训过马加爵,被他骗到宿舍里杀害。
邵瑞杰被杀理由:
他是马加爵大学三年半里最好的朋友,因打牌时怀疑马加爵作弊与他发生口角,其间他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后被杀。
平时别人对他的印象:
1.平时看起来就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有时候在教室楼道内遇到他,由于楼道光线不好,他就会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能吓人一跳。他这人太怪了,没有人敢接近他。
2.当他在篮球场打球时,如果别人没打好或不小心撞到他一下,他就会翻脸骂人,时间一长,也没人敢跟他一起打球了。
3.大家都觉得他心理有问题,每次同别人闹不愉快,他从不反思自己,总认为是别人找他麻烦。后来,大家只能以远离的方式对待他,但绝没有料到他会如此极端。
重点补充:消息来源出自正规卷宗,部分内容虽属偷懒复制,但已确定核对无误,以上回答本答主都能拿出权威出处证明。
迷信网络谣言的自己随意,谢绝此类人评论,除非拿出可靠证据与我对症。
顺便提一句,编排与亵渎死者并且愚弄生者的始作俑者,愿你过世后与他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