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改革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国家发展方向和命
运,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科学宏观规划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
赫鲁晓夫上台后,缺乏对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科学认识,也缺乏对苏联具体国情的认识,更没有创新的科学理
论,因而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以行政命令代科学方法,这就决定了改革
的不彻底性,没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因而改革也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
式。
2.对斯大林的态度评介的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苏共二十大及其后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
响。在国内,一部分人热烈拥护,一部分人激烈反对。在国际上,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成为攻击社会主义
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还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资本主义各
国共产党人不知所措,不少人“失望”退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动荡不安,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
连接发生。在苏共最高领导层内,一些人对此甚感忧虑,并对赫鲁晓夫的内外政策及其言行日益不满,在1957年
还发生了反对赫鲁晓夫的所谓“反党集团事件”。这些对于苏联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3.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首先采取了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
员,下放企业的措施。1957年春,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改组,但这次工业改组并没有改变国家与企业的
隶属关系,企业仍没有经营自主权,却导致地区本位主义抬头,使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次体制改革并不成功,只是以一种行政管理取代另一种行政管理,并未触及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本身
。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组机器拖拉机站为技术修理站,把全部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
种结构改革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使劳动者与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在
短时间内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结果又走向反面。
4.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赫鲁晓夫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方式,在
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大规模垦荒和玉米种植。开垦荒地初期颇见成效,但到60年代初却弊端毕露,
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助长了粗放耕作,粮食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更为严重的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垦
荒的成果没能巩固下来。对于玉米的种植,苏联很多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宜种植,“玉米运动”很快
以失败而告终。60年代初,农业改革已呈全面失败之势,给国计民生造成极大危害。
同时不切实际的口号也给苏联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大会上, 赫鲁晓夫正式提出要通
过“和平竞赛”,在按人均产品产量方面“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在苏共二十一大上,他宣布“
社会主义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苏维埃国家已进入了“大规模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
在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新的《苏共纲领》和《苏共章程》中,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在苏联已经不再是必要了”,苏联“已变为全民的国家”,苏共“成了全体人民的党”。这
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带有极大的盲动和急躁,在国内造成极大混乱。
5.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
开始了,在他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
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
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这种独断专行,个人崇拜的结果践踏民主集中制,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深入,改革没有取
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也被苏共撤销其职务。
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
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之,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
,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
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故此我认为选A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也有他不顾实际,盲目冒进的个人作风,无论他怎样改革,总的来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没有从生产关系的深度去改革,这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评价:斯大林时期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个人专断、过分高度集权,把地方 卡得死死的;其主要根源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 赫鲁晓夫能比较清楚地看到斯大林体制造成的一些弊病,因而,他在政治改革中较注意 扩大各地和基层组织的权力,限制中央某些方面的过分集权。但是,他的认识是颇不深刻 的。他没有深入揭露产生这些弊病的原因,而是把斯大林时期体制的某些弊病归结于领导 的个人性格,这样也就不可能针对过分集权的政治领导体制的缺陷,提出改革的目标和方 向,采取相应的根本性改革措施。因此,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专断的同时,逐步集党政大权 于一身,走上了个人专断的老路。
B,高度集中的模式导致改革缺乏长效,赫鲁晓夫并没有完全突破禁区,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改革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国家发展方向和命运,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科学宏观规划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赫鲁晓夫上台后,缺乏对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科学认识,也缺乏对苏联具体国情的认识,更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因而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以行政命令代科学方法,这就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没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因而改革也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选择A
理由: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特别在农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 但他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加上他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的改革失败。
你这是试题,也就是说有标准答案的。放到网上来问,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同。所以它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蒙对了答案。
用排除法。“实事求是”原则是中国提出来的东西,跟苏联没关系,可以排除 C ;而“正确的思想”、“决策不科学”这两句话存在很大回旋余地,可以作N种理解,因此作为历史评价是很不负责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