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角斗士》这部电影资料,请各位帮帮忙

2024年11月17日 20:52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角斗士》简介
  片种:动作/冒险
  演员:乔坎·菲尼科斯,康妮·尼尔森,罗素·克罗,奥利弗·里德,迪蒙·胡素
  导演:雷利·斯科特
  出品公司:梦工厂
  首映日期:2000年5月5日
  故事的情节三句话就可概括:从将军到奴隶,从奴隶到角斗士,角斗士对抗罗马王朝。
  骁勇善战的罗马将军马克西姆斯又一次率军赢得战斗的胜利,他一心想的是快点与妻儿团聚。可不久于人世的国王马修斯·奥瑞留斯却暗自决定把王位传给他。本以为大权即将在握的王子科莫丢斯对父亲的决定恼羞成怒,他杀死了父亲并下令对马克西姆斯家斩草除根。马克西姆斯侥幸逃脱了死亡,他隐姓埋名成了奴隶并接受训练成了一名角斗士。角斗场上的马克西姆斯丝毫不逊色于战场上的表现,他很快建立了威望并寻机回到了罗马打算找科莫丢斯报灭门之仇。马克西姆斯深深懂得只有利用人民的力量才能打倒暴虐的科莫丢斯……
  该片由曾因《惊爆内幕》而获奥斯卡提名的罗素·克罗担纲主演,而与之配戏的也不乏国际级明星,如康妮·尼尔森和因《田野》一片获奥斯卡提名的理查德·哈里斯。

  影评之一:

  一切归于尘与土!!活着的人不可避免的会走向死亡,但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如何走向!! 这正如那个奴隶主所说过的:我们无权选择命运,但是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死!也只有在不断的面对死亡的挑战当中,马西莫斯才成就了其英雄的一生(虽然他早想到了死亡).

  他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一个伟大的战士,但在他成为奴隶前,他也只是个进行杀戮的工具,不同的是这个工具更强力,更有号召力.但在精神上,他空虚,他甚至不如那个篡位者有着”崇高”的理想.他的民主观念,他的共和理念也毫无例外的来自于老国王,但仅仅是概念而已.如果,国家真的交到了他的手上,这个缺乏思想的将军的忠诚执行也会将罗马的未来引向混乱,或者他连这个机会都不会有--被篡权,被抛弃.

  家庭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比国家更崇高的地位,在他逃脱敌人的第一次杀戮后,他没有想到回到忠于自己的军队当中,揭露真相,而是直奔家中,耗尽体力,晕倒地上,成为奴隶.偶然?必然! 思想上的倚赖者永远是他人的奴隶,区分在于有些人还丧失了身体.现在他已经一无所有,也许对他的最好结局就是死亡.这个时候,在妻子的脚下,他已经死去.
  无数将军战死沙场,威名被风吹去.多少崇拜者的英雄,在黄土中埋了名姓.马西莫斯,如果历史上真有其人的话,是一个不因该被忘却的名字,不是因为他的特殊经历,而是他在奴隶-贱民-中表现出人的尊严,人的荣誉.
  作为人,而不是工具,马西莫斯应该感谢两个人,篡位者与奴隶主.前者将他从人间踢入地狱,后者在地狱教给他做人的意义.这两个人也许都是魔鬼,但魔鬼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将人从虚妄的伊甸中引向残酷的现实,人也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发现自己.
  起初,他拒绝打斗,因为自己的高贵?但我更认为是他已没有活下去的意志,残存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只是对过去的怀念.没有财产,没有家庭,没有希望,没有信念,没有姓名.灵魂的手已触及银灰色地狱之门,剩下的的就是有人借他一点力,而已.”西班牙人,你为什么不还击””我们必须搏斗”同样丧失自由的非洲人,在残酷的现实中承认搏斗是自己的命运,为了生存,只有不断的接受死亡的挑战.马西莫斯也开始接受了吗?我想在面对真实的死亡,每个人都会进行本能的反抗,非洲人用的是本能,我们当然不希望马西莫斯像动物一样的战死在角斗场上,是那个奴隶主的话,重新点燃了将军的作为人的生存的火花.”我们无权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死”只有在面对死的过程中才能展示一个完整的人格.于是,他开始战斗!

  一旦确立起继续生存下去的信念,一个自由的灵魂开始掌控新的人生.这次,不是为了国王,为自己,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像个人,活着. 他又一次得到了荣誉,他迷茫了!作为奴隶的他在角斗场上得到了不亚于战场上的欢呼跟尊敬,旋转着的场地, 难道一个将军可以跟奴隶等价? 生命的尊严难道只有在强行剥夺他人后才能被认可? 将军,是权力,是能力,是功绩,奴隶,只是自己!

  他渴望到罗马!希望复仇.也许是前角斗士的话点醒了他,老国王把木剑点到了他的肩,于是自由了.这样的机会也许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不需要身体的自由,只要一次机会,一次真正能面对敌人的机会.
  罗马由一群乌合之众构成,生命的消逝只能换来片刻的欢娱.对于战场上的胜利,将军士兵的价值也许就是捷报传来后的大罗马的自豪,彻夜的狂欢.角斗场上的杀戮,有同样的效果.也是悲剧.(将军对罗马的作用与角斗士相象) 将军角斗士的复仇从统领角斗士的角斗中开始,间杂着阴谋,爱情,亲情,政治......无从在这里谈论高尚,卑鄙,一旦卷入政治当中,一切美好或丑陋的形容词都会失去意义.不同的是是谁的手腕更高.

  失败是必然!导演给了我们一个稍有安慰的结局,同归于尽的"团圆".想来不会有更多的悬念,为了自己的儿子,母亲嫁给了军人,然后是一系列的宫廷政变.......罗马已到尽头,共和制或君主制都无法改变衰落的历史,欣赏野蛮的罗马终将被更野蛮的哥特人侵毁.

  而我们的主人公,真正的死去了----在一般意义上----几次的尝试终于推开了银灰色的地狱之门,回家了。

  影评之二:

  如果有神,我相信他现在肯定忙得焦头烂额。越来越多人已经迷失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康莫多斯不过是他们之中的典型,集人类征服自我超越永恒的野心于一身。神希望人与自然和谐,马西莫斯可能是一个解救的方法,重新将人类从杀害上帝的罪孽中拯救。
  弗洛伊德在世的话,一定非常高兴看到在电影里有康莫多斯这个角色。自幼缺乏母爱,对姐姐近乎变态的爱恋,而父亲对其的冷淡使其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俄狄浦斯,弑父成功,登上了罗马皇帝的宝座。弗洛伊德几乎将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人类童年时代的性情结,康莫多斯如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顽童,他充满野心,相信意志可以挑战传统。这正是处于这几个世纪的人类的写照,要是上帝是女人的话,她已经被唯理性的新时代的人类轮奸了好几回了。笛卡尔对客体的无限怀疑引领了人类开始挑战宗教的全面攻势,我不敢说科学已经获得了胜利,不过,我们看到了失去了精神枷锁的人类却迷失在另一个机器世界里。

  马西莫斯的信仰也在改变,他曾相信神灵可以保佑妻儿,然而妻儿被钉在十字架的血腥景象让他彻底抛弃了对神的信仰。然而,信仰仍在,那是对家乡,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指尖划过麦穗,感受着土地的气息,风从另一头吹来,听到了妻儿的呼唤,原来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自处,而是一份坚定到底的感情。
  马西莫斯每次角斗前都会抓一把土地,这与他想象中的那片金色麦田有着血缘一般的关系。他将自己的生命与土地母亲紧紧相连,这种仪式与我们在球场上看到球员上场摸一下地面的习惯是一样的,在这样的仪式中获得力量和信心。因此,这样看最后的马西莫斯与康莫多斯的决斗,比起剧情逻辑性,象征上的意义更为重要。两人都死了,康莫多斯死无归所,马西莫斯则回到了麦田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儿。
  我们的新时代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鲜的非自然的体验,财富、权力、地位,还有主宰自然的无上的成就感,当然少不了自我娱乐自我麻醉的沉浸感。我们不再接收同一的集体意识的洗礼。我们也许能在物质上的认知达到极高的境界,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自己,面对终极归宿,我们不得不给自己一个交代,不然不仅道德上说不过去,连逻辑上也站不住脚。不过,我们远离中世纪已经几百年,上帝被我们强奸了好几次,当科学开始揭穿宗教上的假象时,人们却深深相信财富、权力、地位的强大魔力。
  马西莫斯如果最后还相信上帝的话,教会一定会在他名字前面加上ST,成为圣马西莫斯。他是如此高尚的一个人,在皇帝宝座和平凡的农夫生活之间,毫无迟疑地选择了好者。整个电影犹如一部希腊神话,遥远却近在眼前。
  如果在我死前,能出现一片那样的麦田,在麦田那头,有我所爱的人在对着我微笑,那么,我生时所做的一切也就有了意义。

  影评之三:

  《角斗士》—一部承载着痛苦与荣耀的历史片

  沙塔普

  以宏大的战争场面拉开影片序幕是好莱坞现今的通病,《拯救大兵瑞恩》如是,《勇敢的心》如是,《角斗士》如是。观众的喜趣爱好是此偏方盛行的主要原因,好莱坞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能够不断的培养观众的观看喜好,依赖流水线似的制片方式对我等狂轰滥炸……

  片长显示在13分13秒,上述思绪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超龄服役的16速SONY光驱偶尔发出嗞嗞声响,而在里面旋转着的就是《角斗士》。

  历史就象刺在身上的文身,承载着痛苦与荣耀。《角斗士》是部历史片,导演可能努力想使它与众不同,因而片中使用了较多的台词,但我不得不说在细节上它象极了《勇敢的心》,马西斯的死几乎和华莱士如出一辙,在魂归天国时总忘不了去交代他最甜蜜的回忆——他的妻儿。

  《角斗士》没有激昂振奋的战前宣言,有的只是野蛮对野蛮的对决,一场以罗马的名义的战争,老国王与马西斯共同的战争。老国王被勒死在自己儿子的臂腕里,痛苦而压抑,马西斯的命运由此而多舛,功高盖主决定了他将耗费一生的精力去追逐命运,他成了一名角斗士。

  导演在片中运用冷暖两种色调来表现危机与希望,掠过身下的沙石、奔腾的白马和流逝的薄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片中的王子考墨斯与自己的姐姐有着不伦之恋,导演可能想籍此来表现当时考墨斯的奢靡,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缺乏母爱、一直活在老国王阴影中的可怜虫。当马西斯成了角斗士,角斗场上的所向披靡使他能一如既往的感受众人景仰的荣耀,这时马西斯意识到其实在他成为士兵时就已经是一名角斗士,这点从他迷茫的眼神中看的出来。同时,考墨斯的众叛亲离使他的生命只能维系到与马西斯对决的角斗场上,对手考墨斯的不堪多少有损马西斯的光辉形象,也注定这个人物只能以死去来感动观众了。

  最后发现我开始的认识有所偏差,《角斗士》是一部追求另类的影片,但不幸的是导演不由自主的风格回归多少使其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这次观众观看时不用带纸巾了,这不是一部靠煽情来打动人的片子。

  影评之四:

  真正的英雄无权欲——看《角斗士》

  彭俐

  都说电影《角斗士》好,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要说描写古代战争的影视剧,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角斗士》的题材甚至还有老套之嫌。况且,现在的观众品味高了,光是打打杀杀和卿卿我我,已经不能让有见解的人得到满足。现代观念促使人们对战争的关注点更集中于其根源上,尤其推崇虽不尚武但愿为和平而战的英雄。电影《角斗士》就展示给我们这样一位英雄,一位统率百万大军为罗马而战却一日不忘与妻子分离了多少天的英雄,一位被授予王位却执意要回家种地的淳朴的英雄。

  区别真英雄和假英雄,有一个鲜明的标准,那就是看他有没有权欲。比起屏幕上那些用赞赏的笔调描写人的权欲怎样实现怎样挥洒的“皇帝剧”来,比起那些对铁腕人物和大权独揽者恭敬有加且不乏溢美之词的娱乐片来,电影《角斗士》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动人的影片之所以动人,必有声音和画面以外的东西使人产生共鸣。在影星拉塞尔·克劳扮演的角斗士麦克西姆的身上,有着感人至深的道德崇高感。他对祖国忠勇无私。在他的心目中,罗马的尊严和荣誉远在他个人的荣辱之上,否则他就不会在担任一国之君的机会来临时声称自己不懂政治。

  身为弱者而没有权欲,还不足以看出其美德。只有像片中麦克西姆那样作为战场上的无敌英雄而置权柄于不顾,才有充足理由被称作风格高尚。而历史和现实生活所呈现的情形,常常是权欲被当作男人的天性和美质,被加以揄扬。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不想控制任何人同时也不愿被无端控制的人,其心理才可称真正健康。畸形的文化观念,造就银幕荧屏畸形的英雄。畸形的英雄,败坏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角斗士》以它特有的基于对人性深度思考的英雄观,取得了振聋发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