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现行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要求是在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的。只有五年制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才能参加评估申请。此举是为了适应城市规划理念和教育方向的转变,有利于提升这个专业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学制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人才质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更加需要从区域的环境中去协调与定位。城市规划从宏观的区域到某一局部地段的微观设计,跨度之大是一般人难以全部胜任的。所以,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学制的延长有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强化未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
扩展资料:
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
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
1、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如在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园林局等从事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及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
2、各级规划设计院。如在城市规划院、建筑设计院、风景园林设计院等单位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乡村规划设计、区域项目规划设计及研究等工作。
3、在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规划开发咨询机构,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房地产筹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和研究工作。
4、还有很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报考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城乡规划专业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城乡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城乡交通,城乡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毕业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乡道路交通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城乡开发等工作,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乡规划专业
这个问题从哪儿说起呢?
城乡规划专业在2012年以前叫做城市规划专业(原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2012年调整为“城乡规划”),这个专业并非天生就是五年制的,我们先来看看几所规划牛校的学制演变过程。
城乡规划专业的第一牛校当然是同济大学。1952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当时的叫法是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这个时候它是四年制,直到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时才改为五年制并延续至今(有传闻说同济曾在2010年将五年制改为四年制,2012年又改回,这一说法个人认为不太可信)。
后面的就不好排了,华(中)科、东南、清华、重大,每年在变,谁也不服谁,大致上就是那老八校里头的了。这儿就不管排名,只按手头的资料来写,有不舒服的尽管拍砖。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1950年代,被城市规划教育界称为“老三校”(另两所分别是同济、重大)。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9年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学制为四年制;1995年改为五年制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年成立,1952年开始实行六年制学制。1978年恢复建筑学专业招生,其中本科生教学实行五年制学制,至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下设城市规划系时也就延续了这一学制。
重庆大学1958年创办城市规划专业,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时招收四年制本科,现行学制为五年制,具体调整时间不详(欢迎补充)。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学科创办于1975年,前身为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原学制不详(有小道消息传为三年,未核实),现为五年制。
就列这么多吧,估计像东南、天大、哈工们会有想法了,没办法,太晚了,写完这篇该洗洗睡了。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城乡规划专业开办以来大部分都是由四年制改为五年制的,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还是与城乡规划的专业特性有关系,参考各大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城乡规划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一是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包括设计美学类、工程技术类、城市历史文化类等板块,诸如设计美术、建筑设计初步、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绘图、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工程经济学、交通工程、空间信息系统、建筑与城市规划概论、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建设与规划史、环境行为学、人文地理学等等等等。
二是主干课程:包括城市规划理论类、城市规划与设计类、城市社会与经济类、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类、城市交通与工程规划类等板块的(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估计大家伙儿也不爱看)
三是实践教学环节
这么多的课程要学完,四年时间的确是有点够呛,尤其是设计能力方面,四年制毕业生与五年制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有一种说法是四年制的城规本科生只能是偏重于理论研究,可问题是城乡规划理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基本上没有更新过,你估摸下自己能做出什么样的研究来?
黑科大城市规划学科成立于1994年,1996年正式开始招收四年制城规本科生,2004年改为五年制,这也是顺势而为,你认为呢?
好久没码这么多字了,希望对你有帮助!能被自然是极好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