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要冲破祖制,让年仅四岁的光绪继承皇位?

2024年11月17日 03:10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几岁的小屁孩继承皇位、当皇帝并不鲜见,不敢说历朝历代都有,但绝大多数朝代存在。而这些朝代里又数汉朝最多。

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也有几位年仅几岁就当上了皇帝。

清朝前期年仅六岁的顺治帝福临就在父亲皇太极驾崩后继承了皇位当了皇帝。清朝的最后三代帝王当皇帝时更是一个比一个幼小,同治帝六岁即位,光绪帝四岁即位,而溥仪当皇帝是更是只有三岁。

在清朝这些小皇帝里,光绪帝最有争议,按照祖制,他最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清廷为何却要冲破祖制(严禁兄终弟及),硬是让只有四岁的载湉(光绪帝)继承皇位呢?难道是晚清爱新觉罗氏人丁稀少,再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吗?

(图)爱新觉罗·载淳,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此事还得从道光传为咸丰说起。

在道光帝的儿子中,能力最强的当属后来的恭亲王奕?,按理说道光应该将皇位传给奕?,但道光却错误的将皇位传给了能力一般的咸丰帝奕詝。直接导致了晚清后来的一系列巨变。

咸丰统治期间,清政府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风起云涌,一度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并时刻威胁着清朝统治;外有列强不断入侵,主权进一步丧失。

作为大清的皇帝,咸丰帝除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外,还没有丝毫的上进心,政治上几无建树,祖宗的基业在他手里不断葬送,他却整天沉醉于酒色之中,放着国事不管,整天在圆明园和一群妃嫔厮混在一起,早早得就将自己的身体掏空,尽管咸丰帝宠幸嫔妃无数,却传宗接代的能力不强,只有两子,且只有慈禧给他生的儿子活了下来。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咸丰携妻儿逃亡热河避暑山庄,不想身体被色掏空的他一病不起,没几日就一命呜呼了。按照咸丰遗嘱皇位由他唯一的儿子年仅六岁的载淳继承,是为同治帝,并委托“顾命八大臣”予以辅佐。

但同治帝即位没几日,咸丰帝还尸骨未寒,慈禧太后就与恭亲王奕?等人相勾结发动辛酉政变,攘除了顾命八大臣,并实行垂帘听政,将清廷大权独揽。

这样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太后开始登上晚清的政治舞台,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

(图)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话说同治即位后,由于年幼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军国大事全有慈禧太后负责,同治十四岁时亲政,但每天还需要向慈禧太后回报,慈禧太后依然不肯真正放权,不仅如此,慈禧太后还干涉自己儿子同治的私生活,不允许同治和自己的皇后同居。

同治正值盛年,正是欲望正盛之时,为了泄欲,因此在一群太监的引诱下开始偷偷游走于八大胡同这些烟花柳巷之地,学会了逛窑子,不想这却是一条不归路——有去无回,没几日就中了梅毒挂了。

同治帝的传宗接代能力比他老爹还差,竟无一儿半女,这样咸丰一支就在同治帝这绝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随着同治帝的英年早逝意外报销,皇位继承又成为大清的当务之急,让谁来当皇帝成为清廷的头等大事。

在皇位的继承上,清朝先后经历“贵族公推制”、“皇帝遗命制”、“秘密立储制”三种制度,但不管是哪种,都遵循着“父死子继”的原则,也就是只有前任皇帝的子辈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清朝不像明朝和其他朝代,还没有兄终弟及的先例。

按照清朝的祖制和传统,同治帝驾崩后,皇位应有自己的子辈继承,但同治帝早早报销,膝下无子,没有一个子嗣继承皇位。那么再往上找,只能从咸丰帝的其他儿子的儿子也就是咸丰帝的孙子中找,然而咸丰子嗣极其不旺,也只有同治一子,随着同治无后,咸丰这支算是彻彻底底完了,没有了合适的继承人。

皇位的继承人只能从道光帝的曾孙中也就是“溥”字辈中选,当时最为合适的当属道光帝的曾孙溥伦,且溥伦已有十七岁,但溥伦的父亲载治已过继给了他人,慈禧太后以血缘不纯,就近避远极力反对,而道光帝当时又没有其他的曾孙,只能考虑“兄终弟及”。

因此慈禧太后提出把醇亲王?奕譞之子年仅四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然后让载湉以咸丰子嗣的身份继承咸丰皇位,她的方案一提出,就遭到王公大臣的反对,按照辈分载湉和同治帝载淳是同辈、是弟兄,清朝严禁兄终弟及,也没有兄终弟及的先例。

然而当时慈禧太后已成为大清的实际掌控者,且势力越来越大,在慈禧太后的强烈要求下,群臣们实在无能为力,只能妥协作罢。

就这样年仅四岁的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载湉就是光绪皇帝。

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与1908年因病驾崩,时年仅三十八岁,和前任皇帝同治帝一样无一儿半女,也绝了。

那么慈禧太后为何放着合适的人选不选,却要顶着冲破祖制的压力让年仅四岁的小屁孩光绪帝载湉继承皇位呢?

概括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图)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一、就近避远,任人唯亲,因亲戚关系,便于驾驭。

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关系亲密,光绪帝父亲奕譞与咸丰帝是同父异母兄弟,因此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子,慈禧太后是光绪帝的亲伯母。光绪帝的母亲又是慈禧太后的胞妹,也就是说光绪帝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外甥,慈禧太后是光绪帝的亲姨妈,正是亲上加亲。

而其他人,虽说同为爱新觉罗氏,但关系相对较远,由于这双层关系,慈禧太后自然要任人唯亲,选择关系更近的光绪帝载湉了。

作为光绪帝的父亲奕譞,在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中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奕譞本人又做事小心谨慎,且没啥野心,深受慈禧太后重用,慈禧太后让奕譞的儿子光绪帝继承皇位,慈禧太后比较放心,也好驾驭,不必担心光绪帝会听从父亲奕譞的教唆搞一些谋逆之事。

二、光绪即位,慈禧太后便于再度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清廷大权。

如果让“溥”字辈的继承皇位,从辈分上讲,慈禧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不便于垂帘听政了,在中国历史上也很少听说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例。

再者,溥伦年已十七,已是成人,已到亲政治国的年龄,也有了治国理政能力,自然用不着太皇太后再参与政事。

这样慈禧太后对朝廷的掌控力就会大大降低,这对于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太后是极不愿看到的,对于慈禧太后来说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祖制,但权力万万不可以。

相反如若让光绪帝继承皇位,慈禧太后就成了光绪帝的母辈,慈禧太后可以借着光绪帝年幼无法治国理政为由,以太后的身份堂而皇之地继续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也可以明正言顺地继续掌控清廷大权了。

光绪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又让溥仪继承了皇位,险些三都垂帘,慈禧太后对权力的欲望可见一斑。

?(图)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也有人曾说清廷如果选择了其他人或许会更好些,比如选择比光绪年长的,或比光绪更有能力的,说实在的,光绪的能力在晚清的皇帝中已算不错了。

关键是清廷没的选择,清朝的大权和皇帝的继承权已掌握在了慈禧太后手中,只有慈禧太后认可的继承人才有可能当皇帝。

再者,无论谁当,差别也不大,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就像孙悟空蹦跶的再高再远、却永远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一样,谁当了皇帝都会受到慈禧太后的控制,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一具不折不扣的政治僵尸。

在清朝日趋衰败早已腐朽的情下,再杰出的皇帝、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回光返照,坚持不了多久。

或许清朝灭亡的快些对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却是好事,能让国家更早的获得新生和走向复兴。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