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故事片《布谷鸟》那个不是德国雇佣兵,而是芬兰士兵,他们的制服和德军类似,当时芬兰和苏联也在对战。
对于当前生活在一个硝烟尚未散尽的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对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争的回忆,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当下人类处境的一次不容回避的道德关照。事实上,世界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人类对那场空前绝后的人类战争进行的历史追忆和道德反思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其中电影工作者所做的努力和探索是有目共睹的。在二战电影序列中,有这样一部电影,它既没有《最长一日》般记录片式的影像真实,也没有塑造出《拯救大兵瑞恩》那样惊天动地的英雄形象,更没有《珍珠港》式精心包装的视觉轰炸,然而,它却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含蓄隽永的情节铺陈、深沉大气的镜头语言引领着我们再一次深刻反思战争的伤害和人性的弱点,从而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它被称作俄籍导演亚历山大•罗高斯基的“惊世之作”的俄罗斯影片《布谷鸟》。
一 战争
不同于普通战争题材片将战争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和推动因素,也没有因为政治宣传的必要而对战争做一个大而全的白描式呈现,故事讲述战争,着力点却在战争之外。先看故事情节。简单来说,这是个在特殊时空环境下相遇的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1944年的秋天,当时倍受战争折磨的芬兰已经和苏联签订了停战合约。此时,年轻的芬兰士兵维伊科因违反纪律而被换上德军的制服、锁在一块石头上充当狙击手,求生的欲望让他在一次次尝试后,换来一次次失败,但他却顽强的坚持着试图挣开锁链;苏军少尉伊凡因遭受诬陷而被押解前去受审,是中途遭遇的轰炸让他沦落荒原。而撒米阿族女人安娜则一直寡居在此。因为战争的机缘,三个不同国籍的人在苏联北部边境位于西伯利亚的一片荒原上走到了一起。然而,由于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安娜、维伊科和伊凡平时只能用自己的国语讲述各自的思想和心声,彼此之间也只能是似懂非懂的交谈着,说着的也只能是对方听来莫名其妙的胡话。而因为维伊科所穿的德国士兵的军服,伊凡一直对他存有很深的敌意,终于,当一架飞过头顶的飞机撒下芬兰和苏联已经停战传单的那一刻,误解了维伊科的意思而举枪向他开枪射击。就在伊万都以为维伊科已经死去的时候,安娜用拉普人的古老仪式及咒语召回了维伊科的灵魂,将他从死亡之路上拉回了人间。重获新生的两个人最终都离开了安娜,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安娜却为他们生下了两个孩子。
《布谷鸟》虽然故事以战争为背景,可是片中并没有出现战争场面。在没有出现战争场面的同时,我们却时时刻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颜色阴冷的战斗机不时的呼啸着划过蔚蓝的天空中,维伊科和战友们那神情疲惫、颓废,安娜作为一个女人,在看到被飞机炸死的士兵时没有任何的惊惧之色,只是表情麻木的用沙子把他们掩埋,这些无声的细节,是对残忍的战争最有力的控诉,生动的呈现出在战争的状态下,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人的内心世界所遭受到的压抑。虽然战争只是作为背景被写意的呈现,但却给了观众更广大的想象空间,几乎不着一墨就把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在战争状态下不由自主的道德迷失状态。
二 隔阂
故事并从独特的角度深刻挖掘着战争产生的根源:隔阂。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三个人的语言障碍,在更高的层面上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民族间难以逾越的交流瓶颈。他们三个人的自说自话,其实产生于谈话人自己设定的两个基础之上:首先,他们自以为听懂了别人的话;其次,他们认为自己的话也可以被对方听懂,至少是猜到。这就是误会产生的原因之一:很多信息的传达,在没有被细细推敲的情况下,就被简单的消化和论断。误会的累积到伊万向维伊科开枪的时候达到了高潮,本来是维伊科听到芬兰停战的消息后欢欣鼓舞的向伊万诉说,而在对芬兰语言一窍不通的伊万看来,却成了一个敌对阵营的人对自己的挑衅和进攻。电影中理想化的处理是,虽然维伊科的灵魂被安娜唤回,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真正的战场上因为误会的产生会有很多人平白无故的丢掉性命。每个人的自说自话,到了一个程度,也就成了无可化解的隔阂。
更重要的是,影片已经为我们预设了一个远离了战场的环境。这个环境,虽然不算友好,但是起码是平静的。但是我们依然感觉到它受到了战争磁场的影响。归属于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士兵在最初相遇的时候,也很明显的表现出对对方的敌意。可以想见,如果换做真正的战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隔阂与对立将更加的不可避免。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之外,不理性的时空场域,人类心中固有的偏见和依据偏见而建立的各种等级观念或许才上造成了隔阂的更重要的原因。
三 和谐
《布谷鸟》正视偏见的存在,并对这种偏见产生的原因作了细致的挖掘,同时也探讨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产生的可能性。与很多二战题材的影片不同,《布谷鸟》没有去呈现一个人如何成长成为一个战士,更没有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宣扬个人荣誉和国家存亡的关系。而是跳出民族的立场,从全人类的高度来编织了整个故事。它生动的记叙了两个战士如何在一个淳朴的女人的爱护下,还原成人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我们看到的两个男主角标志性的身份都是士兵,他们皆身穿军装、配有武器、眼神中透露着因为经历了过多的杀戮而产生的疲惫和愤怒。在遇到安娜这个浑身洋溢着原始气息的女人之后,他们的视线得以从残酷的战争中移开,接触到了一片安静、祥和的湖水和一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在和女人的交往中,他们战争前的记忆开始复苏,维伊科回忆起了他被战争阻断的大学生活、伊万则恢复了他对诗歌的灵感,念起了一直珍藏在口袋中的他战前写的诗歌。几乎是同时,两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个男人,而不是战争的机器,他们开始用男人的视角而不是军人的视角来打量身边的女人。安娜如同自然之子,牵引着两个在战争中的迷途者,带着他们找到了重回精神家园的道路。在山水之间,在女人温和宽容的胸怀里,芬兰狙击手被还原成一个勤思好学的大学生,俄国士兵恢复了他作为浪漫诗人的善良本性。当然,这种拯救是双向的,安娜,这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失去了憧憬的卑微生命,终于也助人与被助之间,体会到了爱与被爱的快乐,成了一个真正的母亲。
影片中最隐喻性具的当属本片的片名,也就是三个主角的名字“布谷鸟”。芬兰的狙击手的绰号是“布谷鸟”、安娜的名字在她的民族语言中也代表着“布谷鸟”、俄国士兵的名字同样也是俄文的“布谷鸟”的意思,这样的名字寓意一旦被放置在战争的背景当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一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心境。本来是造物主上帝恩赐的自然之名,在过分强调差异和个体利益的现代战争中,却成了归属于不同阵营的战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影片也从更广泛的人性层面,批判了战争,并强调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本质属性。
有一些情节的设置是颇具深意的。比如,影片中两位男主角女主角的身份被设定为一个时常被主流话语排除在外的少数民族姑娘,并且,由她这样一位在最初被男性的价值观念贬抑的缺少知识和教养的女性,来实现对两位最初高傲的知识分子男性的拯救。这表明,主流的权力话语和所有知识分子认定的正确的知识谱系,在人类历史的某个阶段,很可能扮演的不是一个合适的角色。主流之外的安娜和因为人类的欲望膨胀而战争中遭受重创的自然一样,在《布谷鸟》特意营造的寂静深沉的氛围中,体现出一种动人的包容力量,如伟大的母亲,荡涤了被战争侵害的人性,净化着所有人的灵魂,同时也在召唤着人类对自身文明的一次彻底的反思。
《布谷鸟》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直面人类危机的勇气、它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力度,更在于它对于人类消除隔阂的坚定信心:消除一切关于种族、阶级、性别的偏见和成见,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平等交流,并最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结语
2005年时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各界的纪念活动让我们再次贴近那段不算久远的历史。许多二战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记录方式,不仅为我们重现了那次战争的残酷和人类身心难以弥和的创伤,也让人类自己一次次的面对电影中所展现的世界而完成灵魂的拷问,《布谷鸟》正是此类影片当中的精品。2005年已经过去,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但是,关于战争与伤痛的记忆不会就此远离。重温一部名片,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体悟一段伤痛,更是为了这个世界更美好的明天。
是《决战中的较量》又名《兵临城下》 。
在二次大战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苏两军对峙,成千上万的士兵互相厮杀、尸横遍野,传奇性的俄国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凭著他神准的枪法,歼灭无数敌军,他的响亮名号甚至传到敌军阵营,于是德军派出最顶尖的神枪手科尼格上校和他一决高下,他们就在枪林弹雨中,展开一场个人的生死之战。
虽然瓦西里百发百中的枪法令敌人闻之丧胆,但是他却是一个行事低调性格内敛的军人,一名苏联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认为这是宣传苏联军力的大好机会,于是把这名平实的士兵塑造成一名民族英雄,这时苏联红军连连败退,德军即将攻占斯大林格勒,到时候苏联便会瓦解,于是斯大林亲自派赫鲁晓夫到斯大林格勒指挥大局。
由于丹尼洛夫成功地塑造出瓦西里的英雄形象,因此大大地提升了苏俄全体军民同胞的士气,并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志,但是后来丹尼洛夫却对他一手塑造出的英雄产生妒意,更糟的是,他们两人竟然同时爱上一名在战场上和男同胞出生入死的女军官坦妮娅。
这时候瓦西里的名号越传越响亮,他的威名甚至在德军阵营中也是人人皆知,狙击手科尼格上校追杀他,而就在千军万马之中,这两大神枪手展开了一场搏命殊死战。
是不是兵临城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