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青霉素都有什么作用?

朋友叫我问问的
2024年11月18日 06:01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表妹病了,头晕乏力,咽喉疼痛,姨妈忙给我打电话,问该吃什么药。我的回答很让她失望,因为我没有告诉她该吃什么抗生素。在她看来,感冒当然该吃“消炎药”——很多人都用这个多少有些语义模糊的词来称呼抗生素。除了感冒之外,举凡家里有人肚疼脑热,放在柜子里的青霉素、氟哌酸就成了姨妈百试不爽的灵丹。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今口服的抗生素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也高低错落,颇能适应从高到低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喜好;当然了,口服抗生素不用打针挂点滴,对小朋友还有各种水果口味可供选择,家长也乐得不再为如何哄小家伙吃药而发愁,的确又方便又好用。 不过且慢,抗生素真是如此简单吗? 上世纪的 40 年代,当青霉素在二战的硝烟中坠地之初,那近乎神奇的疗效使所有人为之欢呼。医生们无不以为,千年来害了无数人性命得细菌感染将从此束手就擒,面对疾病的信心高涨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医生们开始发现,青霉素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强大,在 1946 年用 40 万单位就能控制的肺炎,到 1956 年或许用 400 万单位都仍然毫无反应。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菌在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无效的原因在于细菌可以产生一种破坏青霉素结构的酶。它能将青霉素的作用部位加以分解,被破坏的抗生素再也无法发挥它那魔弹般的神奇效力。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还在于,自然状态下,这类产酶细菌其实十分稀少,把它与普通细菌混合在一起,它甚至不能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当竞争对手们在青霉素面前落下马来时,它就成了培养基中唯一的幸存者,于是肆无忌惮的繁殖生长。而成就了这些产酶细菌大业的,不是别人,正是抗生素。 药物学家们想出了种种妙计来对付细菌的这些变化:给抗生素加上各种各样的化学基团,保护它们的柔软腹部,改变化合物的形状使之更有杀伤力,针对细菌进攻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新化合物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找天然抗菌物质等等。应该说,大多数方法还是能够奏效的(至少在它们被想出来的最初一段时间中)。比如,虽然今天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中,仅有 1% 左右能被普通青霉素治愈,但我们还有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以及其他较新的抗生素,它们对大多数细菌感染还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可以松口气,然后心安理得的享用抗生素带给我们的安全吗? 来自与细菌抗争前线的消息却并不支持这种梦想。对所有现存抗生素都耐药的细菌在世界各地都开始出现,由万古霉素筑成的对抗耐药葡萄球菌的最后防线也开始频频告急,对多种药物耐药的结核菌正不断蚕食全球 50 年来抗结核治疗来之不易的成果…… 何以顷刻之间问题就变得如此棘手?这还得从细菌的求生之道说起。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很多部位都有细菌生存,如咽喉部、胃肠道、泌尿道等,这些细菌与机体之间呈现为共生关系,有时是井水不犯河水,更多的时候是相互有所需求,如大肠杆菌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吸收,肠球菌分解膳食纤维为结肠提供能量等等。此外,它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而抗生素(尤其是作用广泛的广谱抗生素)不仅可以杀死致病菌,同样能消灭正常菌群。同时,非耐药菌常常与耐药性细菌共存,一般来讲,耐药菌都不占优势。因此,滥用抗生素一方面杀死了对抑制感染有重要作用的正常寄生菌,另一方面使抗生素作为一种选择压力持续存在又使耐药菌得到选择并因而滋生壮大。 更麻烦的还在于,细菌的基因结构具有高变异的特点,表现出来即是容易自发改变其组成分子的构成和结构。这也就是多数抗药性的由来,自然状况下,这些改变往往没什么竞争优势,因此耐药菌并不占多数。但是,如果抗生素成为家常便饭,那有没有耐药性就成为一个关系生死的问题。换句话,选择压力的变化使细菌的进化过程发生了根本改变,基因中有利于耐药性产生的变异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 由于细菌生活周期很短,代与代的间隔小,因此,不用太长时间,一个原本对抗生素高度敏感的菌种就可以变得完全耐药。相比之下,抗生素变化的速度就太长了,从筛选化合物开始到正式进入临床,一个新药的开发时间长达 10 年,更不用说需要花费以 10 亿计的美元。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时间显然成为细菌的同谋,自然选择的天平也似乎总是倾向耐药菌的一方。 那么,我们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细菌赢得最后的胜利吗?那倒也未必,说到底,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很好理解抗生素的作用,并如何善加利用。抗生素的益处体现在当机体自身抗菌机制已无法对致病菌感染加以抑制时,此时,合理的外来干预有助于控制局势,逆转细菌感染的扩散。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适时和充分的进行抗生素治疗。针对性使错杀无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掌握时机裨能避免过度用药,而一旦开始即做充分治疗方可保证将有变异可能的细菌悉数消灭。当然,有针对性的对抗生素分子加以改造,更深入的了解细菌作用的详细机制以设计更有杀伤力的药物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随着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我们必定会对感染及抗感染过程有全新认识,而由此将能在基因水平开发出新的药物。 但是,无论如何进行新药开发,牢记细菌所具有的优势仍然十分必要。如果无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最终的受害者仍将是我们。所以,虽然在所有药店都可以买到抗生素,但是当我们可能要用到它们时,最好还是上医院问问医生该怎么办罢。尤其是当你感冒时,更要当心,因为那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