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2024-10-30 17:22:37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一)树立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

人民主权,就是指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终极所有者,是国家权力的源泉,是国家权力的控制者,实质就是权力在民,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完整系统地论述人民主权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年)。他为什么主张人民主权呢?从当时的现实情况看,尽管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神权至上、王权至上、君权神授的遗毒依然很深,可以说是政治强制无所不在、等级关系无所不在、人身依附无所不在。这些,与资产阶级要求自由、民主的愿望严重背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思想家们提出,国家是人民订立契约、订立协议的结果,不是上帝授予的结果。这就是“国家契约论”。既然国家是人们制定“契约”的结果,那么,人民当然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真正主人。

由于人民主权思想代表着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的愿望与要求,因而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自然而然地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比如,法国宪法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法兰西的原则就是要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政府”;日本宪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天皇之“地位基于主权所在之日本国民之总意”;意大利宪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以宪法所规定的方式及在其范围内行使之”。德国基本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美国宪法虽未出现主权在民的字样,却处处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其宪法开宗明义,“我们美国人民,为着建立一个更完美的合众国、树立正义、保证国内治安、筹设国防、增进全民的福利并谋吾人及子子孙孙永享自由幸福起见,特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

现在回过头来看,尽管西方各国在人民主权实现方面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有极不光彩的历史,但总的看,人民主权思想的确立,从根本上否定了王权至上、神权至上、君权神授的观念,撕掉了笼罩在国家头上的神授光环,从而完成了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由权力在君到权力在民的伟大历史性转变,对推动西方民主制度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思想解放作用。

(二)创造了代议制的政治形式

虽然各国都把人民主权作为指导思想,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去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主权,就只能是具有法定选举权的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代为议政。于是,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应运而生。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不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实行的是代议制,即使是人少地窄、甚至是偏处一隅的袖珍小国也实行了代议制。只有二万多人的圣马力诺,还设有六十人的议会,人口不到一万的瑙鲁,还设有十八人的议事机构。有些国家,如阿联酋、沙特、阿曼等封建色彩很浓的国家,也设有议会性质或半议会性质的代议机构。可以说,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代议制政治。对此,列宁十分明确的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 而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的创造。这一创造解决了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权力行使者是极少数、权力所有者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矛盾,标志着人类自我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

(三)确立了三权分立制衡的根本原则

所谓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权平行分设,地位平等,互不从属,而又互相制约。主张三权分立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在他看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掌权者会无限制地运用权力,直到遇到界限才会停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如果同一个机关既是法律执行者,又享有立法者的全部权力,那么,它可以用它的一般意志去蹂躏全国;因为它还有司法权,它又可以用它的个别意志去毁灭每一个公民。”孟德斯鸠的这些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成了构建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的普遍指导原则,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不受制约、集各种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政治,实现了人类政治史上以分权代替集权、以共和代替专制的历史性跨跃。

(四)开创了世界政党政治的新时代

所谓政党政治,就是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宰作用。之所以说西方民主政治开创了政党政治的新时代,主要有两点理由:第一,它发明了政党。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近代西方民主产生以后才有的,首先起源于英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后,英王查理二世没有后代,因此,他的弟弟詹姆斯成了法定继承人。但是,詹姆斯笃信天主教。按照惯例,英王继承人必须是英国国教教徒。于是,詹姆斯是否有资格继承王位,一直成为英国议会内部争论的焦点。有的支持,有的反对,结果,产生了两大政治派别,一个叫辉格党(强盗),一个叫托利党(不法之徒)。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所以有人说,农业时代政治舞台的主角是皇帝和君主,而工业时代,政治舞台的主角就是政党。第二,不仅发明了政党,而且还发明了反对党。而反对党的存在,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被西方人称赞为“十九世纪对政府艺术的最大贡献”。因为在西方政治家看来,反对党实际上是执政党的预备队。有这样一个预备队在台下等候着,会始终给执政党造成一种压力和威胁,迫使执政党必须尽最大努力掌好权、执好政。否则,就会下台。比如在英国,反对党就是英王陛下可供选择的政府,英王召集会议时,反对党领袖和执政党的首相是坐在一起的;英国下院还设有“反对党日”,拿出专门的时间给反对党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辩论和质询。1979年,英国下院还进行了战后最有意义的一次改革,建立了14个与政府的所有重要部门相对应的议会委员会,在这些委员会中,反对党议员与执政党议员一同工作,特别是政府帐目委员会的主席一直由反对党议员担任。这些措施有力地防止了执政党的权力滥用。当然,反对党并不是反对一切,它的批评也必须是建设性的,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

(五)形成了参与、监督、竞争、法治等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政治运行机制

1、参与机制

参与是最直接的民主,反映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参与被认为是公民传递其利益要求的渠道,是社会不满情绪的有效释放机制,是衡量政策是否合乎民意的晴雨表。从西方政治实践看,新政府的产生,国家重大决策的出台,政府官员行为的评定,公民均可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其中,最重要的参与方式是选举,所以西方的大选,是举世瞩目的一道政治风景线。

2、监督机制

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就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的监督;一个是非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主要是政党、公民、社会团体、新闻舆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这里,我们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这个“窗口”来看一下西方国家的监督机制。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水门事件”,最终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1974年,日本《文艺春秋》揭露“平民”首相田中角荣不法财源的秘密,田中被迫辞职。新闻界又跟踪追击,揭发出田中接受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贿赂。1976年7月27日,田中被东京地方检察厅逮捕。之后,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款5亿日元。1987年1月,美国新闻界揭发宾夕法尼亚州财政厅长杜耶尔收取回扣的丑闻。尔后,杜耶尔被法庭追究刑事责任,绝望的他竟在记者招待会上掏出手枪当众自杀身亡。1993年,法国《鸭鸣报》披露前总理贝雷戈瓦于1986年9月,以无息为条件,向企业家贝拉借得100万元法郎,用以购买私人住宅的消息。迫于压力,这一年的5月1日,贝雷戈瓦用一支357型大口径手枪,在法国小镇拉韦尔市自杀身亡。1995年6月,法国《鸭鸣报》又报道当时的法国总理朱佩动用公款装修私宅的事,迫使朱佩承认错误,并退出公款。2000年9月21日,法国《世界报》报道了总统希拉克在任巴黎市长期间的三大丑闻:1988―1998年巴黎市府虚设职位,给总统想要照顾的人,约有285人曾享受过这种好处;1986―1995年巴黎大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左右翼政党从工程款项中领取2%的回扣,约为6亿法郎;1988年的巴黎市政选举舞弊案,即以死人充当选民。……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西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大作用。这种监督使执政者感到害怕。美国总统里根曾把新闻媒介对政府丑闻的监督揭发描绘为“鲨鱼闻到了血腥味”,私下里骂记者为“狗崽子”。尼克松执政期间,感觉内阁办公室的椅子坐起来不舒服,要求白宫办公人员换调。但他把这件事写在秘密备忘录中作为一项工作布置,他写道:“我知道换椅子要花一笔钱……我们必须赶快解决这件事,静悄悄的。我强调‘静悄悄’的,因为我不希望新闻界有作文章的机会。”作为一个大国元首,连换几把椅子都顾忌新闻界的监督,可见新闻之力量。正因为有这个力量,在西方,新闻媒介被称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行的“第四种权力”,起着“政府第四部门”的作用。当然,新闻界的根本立场还是政维护府的,而在他们看来,批评才是真正地维护。

3、竞争机制

在西方,竞争机制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中,而且已经渗透到西方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共有民选官员52万,为世界之最。尽管西方国家在政治竞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但总的看,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它解决了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权力更替的难题,调动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为选优淘劣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

4、法治机制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女儿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拘留。美国太平洋舰队前司令员詹姆斯·莱昂斯退休后搬家,让部下安排4名军人帮他把物品从夏威夷搬到华盛顿。消息传开后,被人告到军法部门,说他侵占他人劳动。结果被罚3420美元。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唯一的女儿安妮公主,曾经在生育后从医院回家时,抱着小孩坐在小轿车的前座,而英国是规定不准小孩坐在汽车前座的,因之,安妮尽管贵为公主,仍免不了被照章罚款。“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了不起的。

网友(2):

自由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