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训练

2024年11月28日 12:36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现如今,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每每一到上作文课时,都感到非常的头痛。因为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虽然许多学生能做到“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并不尽人意:要么是写滥的题材,要么是东拼西凑,要么胡编乱造,漏洞百出,更有甚者,干脆抄袭作文选上的文章。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似乎把阅读与写作当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从而才使写作学习陷入了困境。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审题、拟题。 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能使文章增辉添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重视对文题的推敲锤炼。那么作为学生来讲也只有理解,审清所读的文章题目,才能在自己独立审题或拟定文题时,有法可循。从小学的语文教材来看,文章的题目可以是具体的事物的名称,如《五彩池》、《林海》,易引起读者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兴趣;可以是人物,如《小抄写员》、《凡卡》;也可以是具体的时间或空间地点,如《松坊溪的冬天》,《山泉流过的地方》。这几类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除此之外,有的文章题目是对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如《伟大的心》;有的文章题目又是对主要内容的归纳,如《养花》;有的文章则是以贯穿全篇的主要线索为题,如《夜莺之歌》。有的文章题目既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又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反映出少年周恩来的伟大救国抱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首先引导点拨学生注意这些标题,再让学生分析、思考题目推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会表达怎样的中心,最后再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和积累这些拟题目的方法,以引导他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要写好作文,条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两条是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修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及各种句式的表达方式,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就有了基础。同时,通过阅读扩充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获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从阅读教学中汲取的营养,写出较好的文章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欣赏,学习文中的难句,好句,重点句。然后当学生阅读达到高潮时,再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读中仿写,读后学写,使学生乐写、易写,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水乳交融,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巴金的《鸟的天堂》,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就是一篇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好文章。 案例如下:师: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再来欣赏这株枝繁叶茂、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吧!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师生一起配乐朗读7、8自然段) 生:作者抓住榕树大、绿、根很奇特、茂盛等特点来写的。 生:作者通过朋友的争论知道榕树很大。 生:作者通过一些词展现榕树很大,如“一株、卧、不可计数”等。 生:作者通过自己的感受知道榕树充满生机,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仿照作者描写榕树的方法写教材16页插图中的“银杉”。 (生拟提纲,写作。) 生:茂密的树林里生长着许多银杉。瞧,这株银杉主干又直又高,估计有十几米。站在树下往上望,脖子仰酸了也看不到树顶…… 生:银杉枝壮叶茂,可能是叶子太多的缘故吧,大部分枝干都垂了下来,远看形状就像千手观音。那树的高度恐怕连爬树王——猴子也不敢上去。 生:银杉高大挺拔,枝干繁多。你看,她正用力地向外伸展着枝叶,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三、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谋局布篇。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外化的表达。对于学生来讲阅读的起点是课文,而写作则是在阅读课文基础上的知识、技能的迁移,两者相辅相成。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通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一步一步把文章写下来的,各段之间又是怎样联系衔接的,分析清除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才能在学习别人文章写作层次安排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最后才会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才能具有谋局布篇的能力。如《桂林山水》一课,其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全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先总写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然后写漓江的水之美,再写桂林的山之美,最后一段总结观赏印象。第二节和第三节,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复沓的美,写法上很具特色。其次,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心,使文章结构十分严谨。因此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就应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模式,以此让学生来掌握这种总分总且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