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建筑设计,谢谢前背

我才进一家设计院,感觉什么都不会。不知道道怎么学
2024年11月17日 16:33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未来建筑师学习方法五点

——写给建筑系的后来者

在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学习已经超过了10个年头,期间可谓是酸甜苦辣尝尽,乐在其中自知。学成留校,一直有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这几年学习的经验总结下,希望能够对后来者有所帮助。结合这些年自己学习的经历,将感触最深的内容概括为五点。

l 比较(判断的基础)

比较是一种朴素的判断方法。记得在大一的美术课上,刘克敏老师曾经启发我们:“学色彩和素描并不需要依赖高深的理论和技法,只需用我们的眼睛通过比较来判断。”的确,比较是我们心中最朴素的一杆称。

1. 老师们的建议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各式各样的老师,而这些老师都各有所长。每位老师对同一个问题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可能非常受用,有的可能难以理解,更有的可能产生误解。因此,我们一定要多问,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就给我们比较提供了可能,也更容易得到适合个体的建议。

2. 各方面的言论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言论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等领域包围着我们。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许多言论是相互对立的。这个时候,通过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认同感,以吸收适于自己的东西。

3. 同学间的交流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之间水平的差异不大,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差距在哪里,从而学到东西。同学之间的争论也是很能相互启发的。时常关心下身边的同学最近都在干什么,其实比自己一个人闷头苦学要有意思的多。总有同学抱怨,老师对自己关心的太少,其实我们身边有就有好多好多老师: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低年级的师弟师妹,相关专业的学友们——能够启发你的人,也许就在学院的某个地方等着你呢。

4. 自我比较

成绩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过于在意成绩,反而会错失很多美好的东西。成绩只是学习成果的一种表现(在某种层面上,是老师的一种主观判断),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常自我比较,看看自己通过学习是否取得了进步。

l 协调(身心的统一)

作为建筑系的学生,能够做到身心一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所谓可以指哪打哪,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功夫,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下几项训练,对于一个建筑师驾驭设计是十分有帮助的。

1. 速写练习

在低年级的时候,练习速写是每个同学都会经历的课外作业。但是,画速写意义何在,可能很少有人会明确的告诉你,答案往往会简单归结为一种基本功训练。于是乎,画的美不美就成为了唯一的评判标准。

而事实上,速写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其首要意义并不在于美不美。这种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帮助你快捷的描绘心中的图画;另一方面,是一种高效的思维互动方式(用草图捕捉我们思维中的片断,反过来指导思维的方向)。

因此,速写练习,对于我们而言,其要点是对手、眼、脑的协调训练,以便于我们建筑师顺畅思维。

2. 外语练习

不能否认,忙碌的专业作业,会极大的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外语了(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很多同学自从顺利通过了四六级,对外语的学习就鲜有关注了。这对我们全方位的专业学习是及其不利的,大量最先进的知识,往往都是以外语的形态存在的。如果放弃了外语,等于就是把自己屏蔽在了一个很局限的空间里面。

因此,外语的训练我们决不能忽略,它们是协调我们知识和信息取向的工具。当然,它们也是我们和广阔世界交流的基础。

3. 表达练习

好的设计,更需要好的表达。对于建筑系的学生而言,图面表达和口头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达到的,是思维和结果的一致。我们这个行业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业,虽然也属于艺术范畴,但是和绘画,音乐等等学科而言,要实现一个设计,是离不来为你设计买单的甲方的。能够多大限度的让人理解你的意图,接受你的设计,表达能力是决定性的。要知道,赖特可是光靠一张草图和一张嘴就能够把甲方说服的。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来练习表达能力吧,能够靠图纸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以及能够通过朴实的语言来俘获别人的心,才是建筑师魅力的体现。

l 感受(记忆的积累)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仓库,存储着大量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很顺畅的调出我们所急需的信息,并且准确有效,是高效工作的保证。在所有的记忆中,经过自己感受的,无疑是最为深刻的。作为建筑系的学生,我们应该习惯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进行积累,这也是最为诚实和可靠的方法。

1. 体验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建筑则不仅源于生活,而且要融入生活。要设计承载生活的容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用心体验生活。我们要学会细心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是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我们设计的切入点。

2. 实地游历

大量的阅读,有时候还不及现场一小会儿的亲身体会来得印象深刻。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早年用打拳击攒的钱开始了他的欧洲建筑之旅,其中罗马万神庙给他留下很深的影响。他许久仰望着透过穹顶圆洞洒落的耀眼光线,感受着强有力的空间感觉,最终形成了他的建筑空间原点。通过实地游历,用我们的身体来体验空间和场所带给我们的全方位感受,才是最为真实和宝贵的记忆。

3. 素材收集

做设计难免有才思枯竭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去资料室翻阅大量书籍和杂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想起了我的导师戴复东院士曾经多次说过一个故事:他幼年随他父亲在云南一带生活时,注意到当地的孩子都习惯成天背一个小背篓,路上看见什么有用的食材,就捡起来放在背篓里面,到了晚上回家的时候,居然也可以做出一顿丰富的晚餐了。如果我们平时习惯于多看,多听,多想,并将感兴趣的素材收集起来的话,积累的越多,设计胶着的情况也会随之越少。另外,很幸运的是,我们学院经常会举行一些国际会议和讲座,有感兴趣的内容就加入进去吧,短短的时间里面可是浓缩了别人长时间的思考的。

4. 定期回顾

“悟”是我们专业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当然,光靠“悟”,成天空想显然是不行的,在“悟”的背后一定伴随了大量的实际行动,积少成多才是悟的先决条件。忙碌了一圈,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工作,闲暇之余花点时间回过头去看看整个过程,感受下思维的变化,了解下身边的同学是如何经过这个阶段的,同样可以使得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l 融合(综合的素质)

在我们学院的钟亭报告厅里面有四个大字“兼收并蓄”,作为院训,这四个字实实在在的体现了学院老一辈教师的良苦用心。建筑师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职业,需要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矛盾,能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可或缺。

1. 兴趣爱好

时间是挤出来的,再忙,再累,只要是自己有兴趣,也会抽空去关心一下。对于一名建筑学的学生而言,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文艺方面的(如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电影、摄影等等),对于学习和理解我们的专业,绝对是有利无害的。这种不同于专业学习的无目的性积累,具有极大的宽容度。多领域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我们的知识在更广阔的范围里融会贯通提供了可能,并最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2. 其他相关专业

作为这个行业的牵头专业,我们将来的工作不仅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与结构、水、暖通空调、电等专业的工程师合作,与声学、光学等方面的专家配合,更需要和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人员打交道,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多的头绪,虽然我们不需要行行精通,但是也应该对他们有大致了解,这样才能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建筑设计是综合各方面矛盾得出的最优解答,我们只有通过对各专业的融会贯通,来得到更好的答案。

l 坚持(精神的品质)

建筑师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光靠拍脑袋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和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可以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必须要有花苦功的觉悟。

1. 对素质训练的坚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大家一定都明白。同样,我们的专业素质提高,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看出结果的。建筑大师成名一般都是在步入中年之后,这点可以侧面说明,我们的专业是一个需要积累和经验的专业。记得一个老师曾经在专业课上对我说过:“为什么基础差不多的同学,在本科五年毕业的时候,之间会有巨大的差异呢?抛开天赋的因素不谈,光看专业课的训练,一个特别认真的同学,每个设计反复推敲,思考了许多可能性,做一个作业相当于3个设计的思考量,这样我们计算下,一个学期两个设计,每个学期他比普通同学多做4个设计,5年下来就是40个设计,产生差距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长期坚持训练和积累,适时的感悟,量变才能成为质变。

2. 对自我认同的坚持

在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后,我们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和评判标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这种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是难能可贵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甚至有些批评对我们的情绪具有极大的打击性。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运用我们的基础工具来对这种批评进行分析判断,究竟这种批评是经过全面考虑而中肯的,是从单方面否定而片面的,还是由于误解而有偏差的。对于后两种批评,我们是完全可以在大方向上依旧坚持自己想法的。有时候,注意下身边的国际设计竞赛信息,和相互有认同感的同学组队参加,也是检验自己所学的很好途径,说不定结果会让你们从此信心大增呢。

3. 对最初理想的坚持

我们大部分同学,从一开始学这个专业的时候,都会有理想“一定要做好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实的打磨下,在精神的懈怠下,在物质的诱惑下,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个最初的理想,会慢慢的离我们远去。这可以说是建筑师的悲哀和现实的无奈。因此,在清醒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坚持,最初理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精神品质,坚持的越久,我们离真正的成功也就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