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词 学写作》好吗?请举例说明!

2024年11月23日 03:53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那就给你举个例。如: “读宋词,学拟题立意”,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为例。书中排版要比这个整洁明了。
【出处】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原文】水是眼波横,贺闭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欲:想,想要。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盈盈:美好的样子。才始:方才。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描写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核举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写作应用】送别,是古代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禅氏裂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此词有一个标题:“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会使我们很自然地想起李白那首名作《送孟浩然之广陵》,连送别朋友的名字都一样!或许王观加这么一个标题,本身就有着开开玩笑的意思吧!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标题写得明快、轻松、真挚、庄重、乃至于深刻的,都不罕见,但真正写出了幽默意味的,就比较难得了。幽默是一种天分,也可以是一种后天养成的能力和素质,它的要素一是发自内心的善意,二是一种从容调侃的心理优势。这两点,我们在王观的这首送别词中都看到了。在这一方面,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围城》中,有着大量妙不可言的例子,真是值得大家好好品味和学习。

网友(2):

 自去年五月知名出版人姜正成先生的《读唐诗学写作》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一时洛阳纸贵。应读者需求,姜先生女儿姜越编著了《读宋词学写作》,并于近日出版上市与广大读者见面。姜越“子承父业”,《读宋词学写作》沿袭了《读唐诗学写作》写作风格,体例和用途基本一致,连定价和开本都一样,两本书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姊妹篇”。不同的是:《读宋词学写作》包装更精美了,内容更丰富了,对学写作的读者来说更具可操作性了。

  轮颤梁《读宋词学写作》以宋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为中心,从拟题立意、开头结尾、结构布局、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抒情技巧、议论方法、修辞方法等八方面入手,详细解析了其在文章写作中的方法和技巧,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单易学,可有效破解日常写作中的常见难题。八个主题中,每个主题下面精选了10到12句(首)美到令人窒息的宋词,每句(首)分别列出“出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和“写作应用”,因此,《读宋词学写作》又是我们欣赏宋词的一个绝佳读本。

  宋词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文情并茂,其中含有丰富的文章写作技巧。例如,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的宋词,一般来说,叙事,事件、时间、地点都比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写景,物象选择倾注作者的情感。宋词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多用比喻、想象等写作手法。又例如,借景抒情是宋词重要的写作技巧,宋词将情感寓于景物当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再例如,抒怀类宋词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手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托物言志是宋词最常用的手法。作者腊运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这些都是我们通过阅读《读宋词学写作》能够学到的。

  作者姜越自幼酷爱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200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红颜才女”系列等图书,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洞辩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