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作文最佳立意

2024-11-08 05:57:36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请勿人为抬高道德标杆

如今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时代,绝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成为了人们做事的准则。那么道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大德于小益的差别又在哪里呢?无疑,道德的标杆就起到了衡量道德大小的作用。
古时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学生当数子贡,他在别国将鲁国的奴隶赎回后,并没有按规定从国家报销赎金。子贡认为自己的行为十分高尚,但却遭到孔子的强烈批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子贡心甘情愿独自承受损失,反而遭到批评?事实上,鲁国的这项规定是为了解救更多自己国家的人,给予赎金补偿是为了给国民一个动力,让更多的人能不顾及自己的金钱利益去解救同胞。孔子之所以批评子贡,正因为子贡的行为破坏了道德的标杆。子贡的本意是好的,他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才这么做。但这以后呢?相信鲁国人会大肆称赞他的行为,认为其行为十分高尚。这就大幅度拉高了道德的标杆。越来越多的鲁国人会认为,不像子贡这么做就算不上是有德者,他们会陷入两难的处境,去赎人不要钱的话自己没这个经济实力,而去赎人报销金钱的话却又算不上有德。如此之高的道德标杆,只会让大多数人都达不到道德的境界。既然达不到这境界,又有谁回去赎回奴隶呢?
子贡的故事已经过去几千年了,但这种做法却没有断子绝孙,如今的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断抬升道德标杆的现象。某些慈善捐款活动中总是将捐款数额庞大的人排在前面,大肆宣扬表彰,而那些出于好心却财力不足但同样善良的人却被直接忽略。这么做就等于给人们一种心理暗示,只有捐款多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道德高尚者。而又有几个人能捐那么多呢?这就会使大部分原本想捐助的人放弃了捐款,因为捐了也不算是道德高尚。过高的道德标杆就好比是跳高比赛中将标杆直接设为世界记录,只有跳过去的才算是真正的会跳高的人。然而又有几个人会被称为所谓的会跳高的人呢?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会有多少人会去跳高了。过高的道德标准是大多人沦为“不道德”,原本追求道德的人,他们真正的道德行为在标杆面前成为了“不道德”,这样做的效果是适得其反。
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一现状,那么社会道德也将越来越稀缺。显然,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标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的道德标杆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不能光从表面看待道德。不要因为捐款中的数额大小而去评判一个人的道德大小。一个普通人所能捐的数额和一位企业家或者大明星所捐的数额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付出的相对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比值却又是相差无几的。在道德的标杆面前不应该存在大德于小义的过大差别,从根本上说正是无数的“小义”构成了社会道德的大多数成分,无论是大德还是小义都是道德的体现。
当道德的标杆达到大多数人能力范围之外的时候,这种道德就成了伪道德,提倡这种道德会使全民道德大滑坡。当然过低的道德标杆又会使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才能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错误的道德标杆不会推广道德,只会使道德灭绝。

透视鲁国这条法律,其用意不言而喻:鼓励每一个人为国家做好事。身为鲁国人,只要你有机会,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东西。同样还有这样一件事:子路救起一名落水的人,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样鲁国人一定会有许多救落水者的人了。”
显然,对照孔子前后的不同态度,我们会感到: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不妨假想一下,鲁国君主为了嘉奖子贡之举,将之树为典范,大力通报、宣传乃至全国推广,这会有什么后果?
答案这外乎这两方面: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滑坡了,因为每个人的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谁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所以,子贡赎人后不收取国家赔偿金,从大众的角度看,就是提高了这个行善的标准,因为每个人不是都像他那样有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子贡的做法短期内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有很大提高,但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自私自利不良之举。
参考立意:
1、道德勿立“高标”
2、莫让善流成恶源
3、个人威信与规则
4、做事需要有远见
5、你不代表一个人
6、不可好心办坏事
7、在利益与道德之间
8、要处理好个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
9、不能光顾目前,要着眼于长远

网友(2):

这跟善有关系

网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