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而不校(jiào):校,计较的意思。别人触犯了自己,而自己却不去计较。不能理解为“犯了错误而不去改
正”的意思。
例: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
→不能理解为“犯了错误而不去改正” 的意思。
2、⑴不孚众望:孚,信服的意思。不能使大家信服。
⑵不负众望:负,辜负的意思。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例:在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孚众望,取得双人滑比赛冠军。
(×)→应改为“不负众望”
3、等量(liàng)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只能用于无生命的事物之间,不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例: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对我们兄妹三人等量齐观,不偏不向。(×)
→不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4、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能理解为“风雨连续不断”的意思。
例:入夏以来,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5、侧目而视:因为畏惧、害怕某人,而不敢正视对方。不能理解为“看不起别人”的意思。
例: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不能理解为“看不起别人”的意思。
6、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说集市里有老虎,大家就信以为真。现多用来比喻某种言论说的人多了,就会使
大家信以为真。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
例: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要团结一致,三人成虎,就一定会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
7、一文不名:名,占有的意思。指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非常贫穷。不能理解为“一文不值”的意思。
例⑴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不能理解为“一文不值”的意思
例⑵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努力,于2010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百万富
翁。(√)
8、文不加点:点,修改的意思。指才思敏捷,文章不用修改就能写好。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的意思。
例: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文字比较高深,读
起来确实累人。(×)
→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的意思
9、⑴不以为然:然,对的意思。不认为是对的。
⑵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例:高一新生军训中,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刻苦训练。(×)
→应改为“不以为意”
10、危言危行:危,正直的意思。指正直的言论,正直的行为,褒义词。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危险的行为”
的意思。
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危险的行为”
11、⑴罪不容诛:就是把他杀死了,也不能抵偿他的罪过,形容某人罪大恶极。不能理解为“罪不致死”的意思。
⑵罚不当罪:指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一致,一般指处罚过重。
例⑴刘明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容诛,判刘明死刑,量刑过重。(×)
→不能理解为“罪不致死”的意思
例⑵刘明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致死,判刘明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
(√)
12、⑴不容置喙:喙,说话。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⑵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例:“权钱交易”等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受到“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应改为“不容置疑”
13、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非常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赞,添加的意思,不是“赞美”的意思,
不能理解为“一句话也不赞美”的意思。
例:这篇文章逻辑混乱,语言零碎,错别字太多,孙教授对此不赞一词。(×)
→不能理解为“一句话也不赞美”的意思
14、⑴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做出贡献。主语是人,指某人能够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⑵大有可为:可为,很值得去做。主语是事物,不是人,指某件事情很值得去做。
例⑴他此次去西部一定会大有作为。(√)
例⑵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真是大有可为。(√)
15、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项技艺的人,不能理解为“很大方、很慷慨”的意思。
例:临走时,张太太一再坚持要送我几块布料,真是大方之家。(×)
→不能理解为“很大方、很慷慨”的意思
16、⑴事半功倍:比喻事情付出很少,但收效很大。
⑵事倍功半:比喻事情付出很大,但收效很小。
例:在书籍浩瀚的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的事倍功半的效果。(×)
→应改为“事半功倍”
17、⑴举重若轻:指人非常有才能,承担艰巨的任务很轻易地就可以完成。
⑵无足轻重:指地位非常低,无关紧要。
⑶举足轻重:指地位非常重要。
例: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智鑫,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应改为“无足轻重”
18、不刊之论:刊,磨灭、更改。指不可更改、不可磨灭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意思。
有时也写作“不易之论”
例:这篇文章观点模糊,错别字太多,当为不刊之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意思
19、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内容大体上都具备,但形状、规模很小。不能理解为“很具体、很细致”的意思
例:两会期间,代表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
→不能理解为“很具体、很细致”的意思
20、不忍卒(zú)读: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让人不忍心读下去。不能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读不下去”
例: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
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不能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读不下去”
21、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连续不断或形势危急。不能理解为“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例: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对记者说的话,受到中国体育官员于再清的批评,但网民们
对于再清的批评意见的指责却是不绝如缕。(×)
→不能理解为“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22、⑴不可收拾:形容事情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⑵一发而不可收拾:形容事情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⑶一发而不可收:形容某人的行为难以控制,一般指好的行为。
例:自去年在全国书画大赛上获奖后,他的绘画热情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应改为“一发而不可收”
23、不足为训:训,典范、法则。指不值得当作典范、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当作教训”的意思
例:前车之鉴一定要记取,从小小的“人情”开始而一步步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潭,
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为训吗?(×)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当作教训”的意思
24、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失败。不能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例: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不能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区别”
25、十室九空:十户人家有九户是空的,形容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不能理解为“大家
都从家里跑出来”的意思
例:短跑名将博尔特打破100米世界纪录的消息传回国内,牙买加十室九空,人们纷纷走向
街头庆祝。(×)→形容天灾人祸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26、讳莫如深:形容隐瞒、隐藏得很深。不能理解为“学问很高深”的意思。
例⑴我是一个文史类学生,对爱因斯坦讳莫如深的相对论真的是不感兴趣。(×)
→不能理解为“学问很高深”的意思
(2)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消息。(√)
27、⑴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可以胜过大自然,一般用于“人工”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纯自然”
的东西
⑵鬼斧神工:指人工的精巧可以胜过大自然,一般用于“人工”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纯自然”
的东西
例: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山山有奇景,十里
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一般用于“人工”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纯自然”的东西
28、⑴如雷贯耳:指人的名声很大,形容人很有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⑵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贬义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⑶振聋发聩:用道理去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例⑴在体育馆举行的开幕式,给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全场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指人的名声很大,形容人很有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⑵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勇夺冠军,体育馆内响起了瓦釜雷鸣般的欢呼
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贬义词。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⑶刘明的表演很出色,全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掌声。(×)
→用道理去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大”的意思
29、火中取栗:比喻替他人冒险,反而使自己一无所得,使自己的处境很差。不能理解为“很危险”的意
思。
例:现在很多司机不吸取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应加
大打击力度。(×)→不能理解为“很危险”的意思
30、一言九鼎:指某人说话很有分量。不能用来表示“很有信誉、很诚信”的意思。是敬辞,只能用于第
二、三人称,不能用于第一人称。
例:早先就有厂家说,车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降价,结果没过几天就降了,厂家应当
一言九鼎,消费者要的是诚信。(×)
→不能用来表示“很有信誉、很诚信”的意思
描写神态
0.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手指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
1、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 。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2,爷爷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着一缕山羊胡须。他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蹬、蹬、蹬”他,连小伙子也追不上呢。
描写动作
走的动作
1、一九四九年九月底的一个夜晚,英吉利海峡的朴次茅斯港口,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快步踏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渡海轮船。当他穿过英伦少峡的迷雾,迎着海风走上甲板的时候,可以看见他的脚步稳重、矫健;他每一步的跨度,总是零点八五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他平时迈开的每一步,实际就成了测量大地、计算岩层距离的尺子。
2、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3、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4、“铃铃”,下班了。我哥哥马上关上了机床,大步流星地奔到了水在头旁,霎时间,那双沾满油污的“黑手”变白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车棚,推出了“飞鸽”,左脚刚一蹬自行车的踏脚板,右大腿就跨过了座垫儿,屁股还没坐稳当,就“呼”地蹬起了车,“飞鸽”冲出厂门扬长而去。
跑的动作
1、小伙子跑得不错,已经从起跑冲刺进入途中匀速跑。他像一匹马驹昂头急奔: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动有力,腰肢放松——整个动作显得优美而富有弹性。
2、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3、在郎平排球生涯的头一次冬训里,教练们开始给郎平吃“小灶”。长跑——郎平围着四百米跑道一圈又一圈向前跑……头好胀啊,胸口生疼,腿已经抬不起来了,停下吗?不!大脑清晰地发出指令,步子继续向前迈……汗水早把头发湿成一缕一缕,汗珠从额上流到嘴里又苦又涩。多想一下子躺到跑道上,摊开四肢放松啊!突然,一丝奇怪的笑容爬上她的嘴角——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盼着尝尝再跳不动皮筋的滋味,而今果真尝到了,又苦又涩。
4、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手的动作
1、我刚打开课本,忽然看见玻璃板下压着一张图画。“鹿,我最喜欢的梅花鹿,画下来。”我心里想着,打开画氏,拿起画笔,三下五除二就勾出了一只小鹿。可是,由于我没有细致观察,把鹿头画成小山羊的头了。之多不好看哪!擦掉重画,可又画得偏右了。我只好在纸的左边另画了一只鸭子在河里游水,又把鹿头“扭”了过来,让它看着鸭子。画好了一看,还真不错。
2、五年级时,我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拿起了蘸满黑汁的毛笔。按照辅导老师的指点:拿笔要把食指和中指贴在笔杆外边,无名提和小拇指贴在笔杆里头。我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起来。一点,一横,一竖,一捺。可这哪里像字呀,分明是三岁的小孩胡乱画。一点,是一个浓浓的大墨团;一横,弯弯曲曲像一条小蛇;一竖,却像美术上的大象腿脚一样粗;一捺,更不像话,像一把早已被人丢弃的秃扫把。我看着自己的“杰作”,哭笑不得。这几个笔画写得高低不齐,笔画也不匀称,更谈不上什么间架结构。可是辅导老师却说:“写得不错嘛!看来你很有培养前途,好好练,将来准能成材。”
3、只见一个男同学走上台来,不声不响地摊开一卷白纸,提起饱蘸浓墨的毛笔,略微沉思一下,龙飞凤舞地画起来。随着毛笔的不断泻染,画纸上出现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它昂首奋蹄,显示出一股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
身子动作
1、“哄”地一声,3个车门一瞬间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吵吵嚷嚷,推推搡搡,乱成一片。我也被糊里湖涂地挤在当中,只觉得呼吸困难,身不由己,有个小伙子先行一步,身子已挤进去一半。
2、妈妈说:“来,我背你。”不由分说就背起了我。我趴在她的背上觉得又温暖,又舒服。妈妈弯着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不一会儿就开始喘粗气,头上热气腾腾的。
3、文丽把脚使劲往雪地上一蹬,她那一头就翘在空中,我借助惯力,曲着双腿,往下一压,我这一头就伏下来。
听的动作
1、她的琴声是那么悠扬,动听,琴一响,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乐声中了。我被这美妙、悦耳的音乐陶醉了。那乐曲,一会儿雄壮、有力,使我的心激荡跳跃;一会儿抒情、温柔,令人神往,我完全“醉”了。
2、我光着脚丫,踩着海水,注视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听着哗哗的响声,那声音好像高超演奏家的激越的钢琴曲,又像歌唱家的雄浑的进行曲,那声音使胸膛激荡,热血奔涌,啊,我多么愿意聆听大海老人的谆谆教诲啊!
3、“A、B、C……”老师用流利的英语念着,声音那么纯正,那么悦耳,大家洗耳恭听。老师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我仔细地听着老师念的每一个单词、每句英语,觉得那么顺耳,那么亲切、动听。
看的动作
1、半夜三更的,刘爷爷手忙脚乱地把他家的电视机调到了最大音量。顿时,全院响起了振奋人心的奥运会会歌。看到中国运动员入场时,刘爷爷兴奋得挥舞着烟袋,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上的中国健儿,高兴得眉飞色舞,随手把烟袋往床上一扔,两手一拍大腿,由衷地赞道:“棒!精神!还是中国运动员精神!”
2、抬眼看那青年,他正向我走来……我怔怔地站在那里,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心潮骤起。
描写心理活动
1.“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小声哭泣起来。“怎么办?说试卷丢了?不行,妈妈肯定不相信!哎...”
放学了,我手里拿着84分的试卷,小心翼翼地回了家。不知道,有什么厄运在等着我....
2.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肖大名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3.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到家就飞速写完了作业。6点了,按照平常的惯例,爸妈早就应该回来了,更何况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能是去超市给我买东西了吧?想到这儿,我便打开电视看了起来。6点25分了,我站了起来,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着……难道他们出事了!我心里一惊,又想:一定是想给我一个惊喜……“铃——铃——铃——”电话铃声刚响我就冲过去拿起了话筒,“喂!吴翔,补充题第二题怎么做?”我一听又泄气了,张雨这家伙就会扫我的兴。“我不知道,少打电话。”“砰”地一声,我挂上了电话。
4.我目瞪口呆,完全没有了反应,只觉得四周空荡荡的,寒风像无情的箭,扎进我的心窝里. 很无奈,只好平静好自己的心绪,硬着头皮回忆书本上的一页页文字,希望老天保佑,让我灵光一现,把该要的内容给背出来。
5.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41、42、43……我慢慢地数着,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你咋跑得这么慢呢!
1、犯而不校(jiào):校,计较的意思。别人触犯了自己,而自己却不去计较。不能理解为“犯了错误而不去改
正”的意思。
例: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
→不能理解为“犯了错误而不去改正” 的意思。
2、⑴不孚众望:孚,信服的意思。不能使大家信服。
⑵不负众望:负,辜负的意思。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例:在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孚众望,取得双人滑比赛冠军。
(×)→应改为“不负众望”
3、等量(liàng)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只能用于无生命的事物之间,不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不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例: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对我们兄妹三人等量齐观,不偏不向。(×)
在书上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