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奥运会在英国的伦敦举办。
2005年7月6日,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召开全体会议,在投票选举中,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先后出局,第四轮投票中,伦敦击败了巴黎,成为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随后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感谢了新加坡民众和申请的国家和5个候选城市后,向世人大声宣布:第30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伦敦。
扩展资料:
2013年7月19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给英国经济带来的拉动效益价值150亿美元,大大超过举办奥运会所付出的成本。奥运会对英国经济的拉动主要来自于新的商业项目、额外增加的零售业销售和新的国外投资 。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功经验给一些英国公司带来了生意,里约奥运会和巴西世界杯方面和英国公司签署了价值1亿2千万英镑的合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导致英国2012年8月份零售业销量与7月份相比还下滑了0.2% 。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用于燃放的烟火3/4来自中国浏阳。中国的服装制造业也成为伦敦的焦点,美国代表团的复古风服装由中国生产,而埃及代表团曾声称要穿中国山寨的阿迪达斯运动服参加开幕式的事件也让中国山寨名扬世界。
伦敦奥运商品中,有5类毛巾床上用品、19类杯子、11类玩具车、190类别针、23类服装、4类毛绒玩偶吉祥物以及共18类徽章、腕带和手环,全部都由中国制造,人造草坪来自北京,主体育馆椅子来自上海,参赛国国旗产自武义,有利于宣扬中国制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7月27日到2012年8月1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办。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会场是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伦敦碗),温布利大球场、O2体育馆等为次体育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设26个大项,300个小项比赛。棒球(奥运会只设男子棒球项目)和垒球(奥运会只设女子垒球项目)不列入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及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比赛项目,棒球和垒球正式退出奥运会。
扩展资料:
奥运会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的遗产
1、城市的繁荣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政府借奥运会整理了原来污秽不堪的市容,他们将12.5亿美元的奥运经费大部分用在了道路翻修、植被种植,甚至纪念碑的整修上,城市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奥运期间大量人潮的涌入,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座焕然一新的工业之城。1993年,巴塞罗那首度排进全球游客最喜爱目的地的前三位。此后10年内,访客量增长5倍,悄然完成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
2、体育的风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家将每年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是最正面的“奥运遗产”。如今,这一天的存在早已淡化了北京奥运会开幕纪念日的意义,而是将全民健身作为对地方体育系统的重要任务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加入考核体系,这是一种正面的推动。
3、国家的舞台
1964年,东京奥运会。那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亚洲举办,当时的日本,刚刚从战后的阴影中走出来。举办奥运会无疑对日本来说是一剂振兴国家的强心剂。
日本借着一次成功的奥运,展示了战后经济腾飞的成果,也让世界主流对黄种人刮目相看,这个曾经战败的东方小国再度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伦敦奥运会
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
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XXX Olympiad),又称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7月27日到2012年8月1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办。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会场是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伦敦碗),温布利大球场、O2体育馆等为次体育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5个,参赛运动员10568名,设302项(26种)运动。
扩展资料
赛事文化:
1、口号:Inspire a generation(激励一代人)。
2012年4月18日,口号在伦敦奥组委在国家皇家植物园举行的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之前的新闻公报中公布。口号体现了伦敦申办奥运会时对世界的承诺,口号会出现在所有的奥运会特许商品和所有印刷品和出版物上 。
2、吉祥物:文洛克。
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公布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
文洛克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羊为原型,头上有黄灯标志,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手上戴有奥运友谊手环,代表奥林匹克的5个颜色。大眼睛的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
文洛克由儿童创作,将把儿童和运动联系在一起,讲述让人们引为豪的奥运会的故事并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2年伦敦奥运会
英国的伦敦。
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会场是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伦敦碗),温布利大球场、O2体育馆等为次体育场。
英国伦敦2012年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的国家,同时也成为第一个三次获得奥运举办权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