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辑销量与其他国家专辑销量的比较

2024年11月29日 18:25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日本是娱乐大国啊 会有这样的现象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个和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一点关系都没有吧...
至于兴趣取向...都说了是娱乐大国嘛 那这个也就很明显了

就LZ后面的问题补充一下吧

单曲发行量大,平均唱片价格相较而要贵不少…是什么导致为数不多的购买群体一遍又一遍地购买内容相似价格不菲的唱片?还是说日本计算销售量是把一首歌位于不同版本的销售量加起来算?我有点不清楚?
=====================================================================
这个就是公司的营销策略了
别小看内容上的"那点"差别 比如说 A版比其他版多一张DVD 那你买不买?B版没有DVD但是有写真 那你买不买?C版什么赠品都没有 但是歌曲会多几首 那你买不买?
还有一个潜在原因 那我自己来说 有一次有张碟有N个版本 其中有N-1张碟我想买 但犹豫了很久还是把N张都买了...唱片公司也会很好的利用人潜在的这种心理 有时候内容完全相同的碟的赠品的款式不一样 这种心理就会使某些人一遍一遍地买 直到收集到自己想要的
=====================================================================
好吧是我理解错了一部分问题 我想说的是 日本计算销量是把不同版本的销量加起来的 比如一张碟的初回版是X张 通常版是Y张 那么这张碟的销量就是X+Y
跟单首歌并没有关系

而且我觉得说购买群体为数不多是不准确的 那些狂热的FANS里面并不是没有阿姨级奶奶级的...也不能算少 有很多团体的FANS的年龄跨度很大 理论上是说35岁以下的买的多 但并不是都符合实际 拿05年发售的妖怪碟青春アミーゴ来说 超过一半以上的购买者是上班族 中年人 30代以上的人还多于十代 20代 以及真正的歌迷

还有不明白的么(呃 不要说前半句后半句的...U的话都是一大段...我看着眼晕TAT)

网友(2):

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每年能产生近30亿美元的产值,06年IFPI的统计显示其占全球唱片市场17%,产值达到4619亿日元,约34亿美元,仅此于美国的36%.而在亚洲,它则占有了85%+的份额。
   综观日本音乐市场,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1. 重单曲,轻专辑。先单曲,后专辑。
   2. 精选比Studio专辑受青睐。
   3. 重初动,少长卖。
   4. Tie-up多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几个情况,这与日本唱片工业结构和运作模式有关。
   日本的单曲市场的重要性远胜过于其专辑市场,这点与美国以专辑打天下的模式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本质上来说,是由于日本音乐市场的过度商业化。在欧美,单曲的定位一直是为了推动大碟的销售,通常从已经完成的大碟中挑选,而买单曲一般是死忠歌迷为主,主要目的是吸引浮动层的歌迷来购买专辑,企划的基点是在专辑层面。事实上,为了对专辑销量造成不利影响,02年之后,美国已经很少有歌手正式发行实体单曲的。而在日本,则刚好相反,企划的层面是落实到单曲的,单曲宣传时会有独立CM。在日本,一张单曲的价值往往存在3次重复利用的情况,作为单曲一次,收入专辑,而最终精选一次。专辑作为单曲价值的二次利用,其地位很是尴尬。从单纯的商业的角度比较单曲层面和专辑层面的企划,其制作,宣传,成本孰高孰低我想不言而喻,日式的方法似乎更加科学。另外从企划的难度来看,单独的企划也使得其操作更为灵活,可以获得更大的主动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也对日系艺人专辑制作水平造成了一个先天的瓶颈,专辑鲜少出现真正风格高度统一,概念阐述完整的优秀作品。
   正是由于日本市场企划层面落实在单曲的原因,一方面造成了艺人的录音室专辑相对弱势的情况,也造成了日本市场层面冷落录音室专辑的情况。而精选,作为几个专辑时期单曲的集合,由于其低廉的价格(相对于单曲)也可以对于很多中立歌迷造成吸引。
   在日本单曲的营销体系中,存在着租赁”这样的形式,单曲CD的租赁方式分为“即日租赁”,即在CD发售的同时开始租赁和“延期租赁”,即在CD发售的三周后开始放开放租赁的情况。收录了一首或两首歌的单曲CD,必须实行“即日租赁”,而三曲以上的则可以采取“延期租赁”。故你可以发现的是日本大多数艺人的单曲销量在第三周都会出现明显下滑。除却这个原因,日本音乐消费市场的低龄化也是其高初动低累计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全球音乐市场低龄化貌似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但是在日本,这样的现象特别明显,日本真正的消费主力停留在35岁以下,其中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其10代20代所具有的购买力惊人。这样的消费群体冲动,并易于引导,易于被媒体影响而引发跟风现象。事实上,这样的一个现象很难说成一个好事。数量庞大的低龄歌迷的追捧可能造就出一个商业奇迹,却很难造就出真正被人铭记的一代巨星。50年代末的美国也涌现出过一批衬衣西裤手拿吉他摇曳生姿的青春偶像,而今天我们记住的是BobDylan、是Eagles、是披头士和滚石。
   将话题转回到高初动,低累计本身,与美国的低初动和高累计相比,数据上似乎很漂亮。第一周购买CD的大多数是死忠歌迷,而剩下的是歌手对于非死忠歌迷的吸引。动辄10比1,5比1的比例很难说是健康的,这意味者,除了歌迷的追捧之外,其歌曲本身真正能被其他人接受的程度相当有限。这样单曲的销量已经无法代表歌曲本身的制作素质和优秀程度,也无法真正科学的反映出歌曲受社会欢迎的程度。而Oricon单曲榜本身纯粹是一个销量榜,它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同样无法真正反映出这样一点。而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也就表示其无法真实反映出市场流行的趋势。)事实上,这样的现象造成了Oricon单曲榜冠军的门槛低,(相对BBhot100)并且相对强大的可操作性。
   注:日本标准的Oricon单曲榜是一个纯粹的销量榜。对比Billboard的单曲榜所统计的单曲销量+电台的模式,似乎后者画蛇添足。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后者力图反映的是单曲的受欢迎程度和知名度。而前者的统计由于其统计时并不分版本统计,为大量的“复数商法”系艺人钻空子(所谓复数商法,即将一张单曲,通过不同的包装,或收录不同的B-side,或附送不同赠品的形式推出多个版本),造成很多高销量单曲的社会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并不符合客观的情况。
   Tie-up特别多则是日本音乐工业的另外一大现象,所谓的Tie-up就是电视剧剧集,动画片或者电影乃至广告等其他媒体产品包裹会艺人的新单曲的现象,本身是给歌曲让公众熟悉的一个方式。比如史上最成功的Tie-up--沉船曲。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其本身并不值得诟病。但是在日本,一个动画片,可能一年4个季度都会换其开场曲以及片尾曲,1年也就是8首,这仅仅是一部动画。算上日本的剧集和电影的庞大基数(虽然不是所有的剧集都搭单曲)。Tie-up的如此过度的滥用在销量领域外则未必产生了正面的作用。首先是模糊音乐本身的焦点,并且不利于歌手顺利实现定位。而在日本这个市场低龄化严重的区域,这样的tie-up更加容易造成粉丝的追捧现象,从而阻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Ayumi作为日本音乐市场陷入低迷期崛起的’天后 ‘人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需要相信的是其本身素质以及她的作品素质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作为歌手,她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素质,甚至可以说她并不合格。
   从声音的辨识度来看,她的声音基本上还能算清亮。只是除了这一点算不上什么大优点的优点之外,其他的方面真的乏善可陈。
   唱功:一个唱了10几年的老歌手连假音这样的技巧都无法掌控
   身材:够瘦,但是比例和身高都只是一般
   样貌:一般
   创作:她填过不少的词,不过优劣程度就有待商榷了。可以确定的是,相对于鬼束,光之类包办型的才女,还真没什么值得说的。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她。
   造就她的是市场的需要和日本唱片工业的需要。日本音乐市场本身的低龄化需要低龄化的偶像,在安室退出的空白期,她幸运的填补了空白,而Avex出色的营销技巧以及一个易于操作的低龄化的歌迷群体则造就了她一个个商业成功(不要怀疑,Avex本身就是一个复数商法应用的比较顺手的公司)并为其套上了天后的光环,其中最典型的是当年她和宇多田之间那场被步迷津津乐道的大战,值得思考的是,光步大战的背后,究竟是真正被其歌曲吸引而造成,还是低龄歌迷在唱片公司的需要,甚至日本唱片业救市压力下的高明的集体营销下所引发的追捧现象所造成的?在Avex10亿日元天价宣传的背后,在其250w+初动的背后,究竟有多少值得咀嚼的东西?
   另外一个需要思考的是,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唱片市场,它对于全球唱片市场的辐射力究竟如何?为何日本歌手进军国际屡战屡败?除却语言上的原因,音乐工业本身的结构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网友(3):

日本人口接近美国一半 市场又比较统一 消费能力也够

所以经常可以有破百万的专辑销量并不奇怪

所谓百万销量其实平均下来也就是120个日本人里有一个买了而已

网友(4):

可能有些偏题。

销量高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音乐版权的严格管理肯定是不可忽略的。在日本的网络上几乎看不到非法下载歌曲的网页,下载不到了,当然只有掏钱买了。

最大的音乐管理机构-JASRAC
http://www.jasrac.or.jp/

网友(5):

首日。。。= = 卯足了劲都要冲的
日本娱乐圈一直是这样 况且 日本排外
别国的艺人在日本发展是很辛苦的
这个问题貌似不太好回答。。。
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