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2024年11月18日 13:59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 苏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同观点是: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 极力想挽救社会危机实现国家安定, 都苦心探求着救国安邦的济世良方。尽管两人 遭际不同, 但都选择了教育, 力图通过教育来塑造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德行以救治现实社会。 二者都有强烈的现世情怀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途径教育。正是在思想基础上,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对 现实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都通过文化的自我体认 而赋予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对现世的关怀主要还是集中在他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兴趣上。而这种对政治问题的兴趣又使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道德教育领域。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毕生以道德教育为职责的思想缘由。
2. 格拉底和孔子教育思想的不同观点是:孔子与苏格拉底一生都致力于道德教育, 希望 通过教育来实现理想中的社会, 因而他们都将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论付诸于现实的生活实践中, 并身体 力行。但由于二者道德教育的不同价值取向, 使得 两人在求仁、求善的方法上显示出差异。
(1)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 但 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 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以后中西伦理道德 教育的分异。“仁” 是孔子伦理道德教育的精髓, 也是他道德教 育的最高理想。“善”是苏格拉底追求的道 德理想, 也是他全部道德教育的最高范畴。苏格拉 底认为, 人们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就是美德。善包括正义、勇敢、节制、虔诚、友爱等诸种美德。
(2)除此之外, 孔子也肯定了知、智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不过在知与情的价值取向上, 孔子明确地选择了情。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是具有浓厚情感意蕴的仁。可是在强调理性知识对于道德具有决定作用的同 时, 苏格拉底否定了情感在人们道德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甚至将它们拒于德行之外。所以, 苏格拉底认定,归根结底, 只有知识才是道德活动的终极主宰。
来源: 张素玲,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6 卷第1 期。

网友(2):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在不同的地域都实行了“有教无类”,造就了一大批贤才、哲人,为东西方文化、学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育方法上,都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首先,他们都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子与弟子们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语录。其中,记载了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孔子及时而恰当地予以针对性很强的回答。通过这一问一答,启发学生的思维,增进学生的学识。苏格拉底施教时,不是以准备好的现成结论直接传授给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并根据对方的回答不断提出一连串问题,直到对方认识自己的矛盾、错误和无知,自然地达到正确的认识。其次,他们都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所主张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论语·述而)),强调的正是学生的主动思维。他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以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教师才能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孔子在教学中常常通过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则常常通过一系列机智地安排好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迫使学生积极思索,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避免了填鸭式的硬性灌输,所着眼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激发人们自觉去探求知识,其教学方法定名为“产婆术”,便深刻反映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指导思想。再次,他们都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孔子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一方面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开动脑筋,敢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硬性的注入,而要掌握在学生求知而未知和欲言而未能之时,进行适当的启发,通过“举一反三”来训练和增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与独立思考。苏格拉底同样的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他认为人们所以没有发现和追随正当事理的原因仅仅在于没有审慎地思考。因此,他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正确的结论。
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他们各自哲学认识论上的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自悟。苏格拉底则是通过逻辑推理,是学生认因势顺导的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认识真理。孔子在教学中,或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或采用反诘的方式鼓励、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或与学生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结论,而且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习惯且擅用的是问答法。他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绝不是运用那一套刻板的问答,而是变化无穷,妙趣横生,机智善辩,这样容易使各种学生均饱含学习热情。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探索和实践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教学以有益的启示和诸多的借鉴。东亚与西欧虽相隔逾万公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相通之处。东亚的孔子思想与西欧的苏格拉底思想虽有诸多各自的特色,但大的作为与思想是惊人的相同。今日应发展、弘扬东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借鉴、吸纳东西方不同的营养,以利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促进全人类建立一个美好协调的大家庭。

网友(3):

对于苏格拉低来说,最高尚的教育就是美德,他认为 哲学家有义务将道德理智教给所有人,而这些教学不应该收费,他也认为唯有知道什么是美德,一个人才会做到真正的美德.
苏格拉底他也从来不会把知识记载到书上,因为他认为 记载知识会让我们忘记这些知识,不记载 我们却会时时刻刻记住,保持记忆力和头脑清醒.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
他们两个人都注重美德的培养

网友(4):

异:不知道
同:因材施教,
希望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