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亲人,最近查出得了糖尿病,我很害怕

2024年12月01日 06:54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我家两人都有糖尿病哦,不是很可怕啦,或者说这种病本身不可怕,比较危险的是并发症,只要小心,问题不很大的。要说的是一定要忌口,少吃面,馒头等主食,多吃菜,燕麦,苦瓜,南瓜都很有好处,是要多吃的食物,水果可以吃,但还是少吃为妙。
多食富钙的食物 由于人体胰岛β细胞需要在钙离子作用下才能分泌胰岛素,缺钙就势必促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且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尿,钙的排出量增多,体内缺钙现象更趋于严重。
常食维生素B6和维生素C的食物 据报道,美国学者给糖尿病患者在6周内连续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B6,使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疼痛减轻,麻木感减少,给患者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可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有益。
多吃高纤维食物 因为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并能改善糖尿病人细胞的糖代谢,增加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使血糖下降。还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结肠癌。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选用粗粮,豆类及果蔬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常食富硒的食物 日本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微量元素硒能明显促进细胞摄取糖的功能,具有与胰岛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故糖尿病患者宜常食富硒的食物如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
常饮绿豆汤 饮用绿豆汤(绿豆与水按1:10比例)每次250毫升,一天二次,服用后72小时,有66%的患者烦渴明显减轻,每天饮水量由3500—4500毫升减至1500—2000毫升,多尿症亦明显减轻或消失。
少食多餐 合理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应按自身需要控制总热量,做到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平衡,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12%—20%,脂肪20%—30%。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每天分作5—6餐进食,有利于糖尿病情的控制。
糖尿病要忌的饮食因素
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限富含淀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富含淀粉的食品(大米、白面、薯类、豆类、谷 类),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它虽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因其可直接转化为糖,因此必须限量。否则,病情将无法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因为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所以,必须禁止食用。
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
糖尿病易于合并糖尿病性肾病,而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以内为宜。
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远离烟酒: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诱使血糖升高;吸烟可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在血液中的运行和吸收。吸烟能诱发血管痉挛,损害血管内壁,而糖尿病又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上述二者相互影响,可以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顽固性下肢溃疡、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烟。
少吃酸性食品:糖尿病人的体液多呈酸性。谷类、鱼、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机酸或含量很低,口感上也不显酸味,但在人体内彻底分解代谢后,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质,所以营养学上称其为酸性食物。而酸性体液对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这类食品,多吃带绿叶蔬菜,使体液呈弱碱性,吃生菜对本病就有较好的疗效。

网友(2):

糖尿病---没啥好怕的,注意一下饮食,小吃多餐,糖分多的食物尽量小吃,留意血糖,别喝汽水,其他的与正常人一样。没啥好害怕的。

网友(3):

我妈妈也是今年查也的糖尿病,2型的,我也很担心,不过这种病是很普遍的,只要血糖控制的得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这种病是终身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主食也得少吃,最好家里买个血糖仪,每天隔一两天就测一下,及时的控制

网友(4):

尽量不要让他吃 甜食,尽量开导他,毕竟精神上的帮助更胜于物质!

网友(5):

糖尿病人身体一般不会很难受,而是心情很糟糕,把血糖控制得正常范围内,跟正常人一样的。如果血糖控制很差,会出现并发症,会危及生命的。最好自备一个血糖仪,随时监测血糖。
影响糖尿病患者心理变化的因素和对策
(1)对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手段。
儿童:儿童患者糖尿病父母会有强烈的心理反应,产生巨大的内疚和焦虑。而且父母会把情绪传递难孩子。所以,要调整好孩子的心理状态,父母必须先控制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孩子来说,首先要让他接受得糖尿病这一事实,让他知道,世上每个人是不同的,就好像是他是男的,有人是女的,他长得高,有人长得矮,他的头发黄,别人的头发黑一样。还要让孩子树立一个思想,胰岛素及其他有关糖尿病的治疗,既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又像吃饭、喝水一样重要。要想生活得幸福、健康,就不能中断治疗!
青少年: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孩子,希望独立,反抗权威,反抗父母的过度呵护,所以,在这个阶段必须允许他照顾自己的疾病,如血糖的检查、胰岛素的调整。但是,还不能绝对放手不管。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约束能力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弱势而深思熟虑地跳过胰岛素注射和血糖检查。另一方面,他们有可能因为糖尿病的特殊生活方式影响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引起悲观和焦虑。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应多交流、多鼓励,要让孩子以会控制糖尿病、能坚持注射胰岛素而感到骄傲,成为展示自我形象的优势。
成年人:由于糖尿病担心会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工作能力,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的这种心理更加强烈。当糖尿病的特殊生活方式与工作发生矛盾时,他们会以工作为重,希望趁自己年轻、还能挣钱,更要加倍努力。对于成人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教育,科学认识糖尿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手段。当他们正确认识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糖尿病防治意义,在医生的指导下,会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状态。
老年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上的限制,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不被尊重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合作。因此,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的管理,更需要关爱、需要耐心。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也很大。比如,在他们年轻时,家庭生活很苦,什么好吃的也吃不上,老了,家庭经济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可以买什么,可是,又得了糖尿病,这也限制,那也不能随便吃,老人会有一种自卑感。对于这样的老人,一方面尽量把他们的饮食安排得丰富些,另一方面,要在让他们多参加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如轻松的旅游、老年合唱团、老年人的舞蹈表演等。要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感觉到“人老了,但仍有生存价值”,可能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主观能动性。
(2)性格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很大。
性格开朗、平时大大咧咧的人,往往容易产生麻痹大意,而性格内向、凡事比较小心的人,又容易悲观失望。对于前者,要想让他们重视起糖尿病的防治,必须要经常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交流;而对于后者,则要让他们与心理健康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避免恶性刺激。同时,让其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孤独很重要;必要时要心理医生的干预治疗。
(3)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是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有的患者认为“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总有一天不是失明,就是尿毒症。因而悲观失望;有的患者因感觉良好而盲目乐观;有的患者把治疗糖尿病的责任完全推到医生身上,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是可改变的因素,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整中,糖尿病教育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患者的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另一重要因素。
有的家庭对患有糖尿病的家庭成员的生活过分谨慎、过度苛刻,会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作为糖尿病家属,应该充分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需要。糖尿病的防治,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本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医生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家庭其他成员也要尽可能地去适应糖尿病成员,给他过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也有利于全家人的健康。因为,糖尿病人的生活方式是有利于所有人的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人与家庭生活
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对糖尿病所要求的生活方式,是有利于所有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糖尿病人的家庭成员应随着糖尿病人的生活方式而改变。尤其是,当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就比普通人高得多,预防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因此,如果子女能够接受患有糖尿病的父亲呀母亲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家属,糖尿病患者最亲密的“同学”——
家庭和睦最需要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糖尿病人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可能有特殊的要求,需要有特殊的帮助。作为家人家属,只有了解“糖尿病”,才能与病人沟通。另一方面,在糖尿病人漫长的防治疾病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大量的糖尿病知识,科学、合理地管好自己的病情。作为亲密的人,必须与患者同时学习、共同进步,才能很好地帮助病人。
家属,糖尿病患者最可靠的“护士”,不是最严厉的“警察”——
家属需要在多方面照顾病人,比如饮食的合理安排、定时服药、特别是低血糖的处理。可相当一部分家属无意中扮演了“警察”的角色。病人这样不行,那样不对,常常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病人的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病人家属的细心琢磨。
患者,我仍是一名普通的家庭成员——
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胜任一般的工作和家务劳动。既不可因为有病而自卑、内疚,也不要因为有病而放弃自己的责任。当病人不能调整好心态时,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