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荒谬答问驱散不愉快?

2024年11月15日 06:50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故意难为你或无意中冒犯你的古怪另类的人或事,这时与其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实在不是什么上策,不如用这种比之更为荒谬的方法,使对方看清自己要求的不当之处。

某刊物的编辑,在读完一位作者的两篇来稿后,发现几行简短的附言:“我将在收到退稿的当天夜里,站在本市最高的建筑物上,把退稿撕成碎片,随风飘散,然后,我就双眼一闭——好好地想一想。”面对这位作者荒谬的来信:“大作已拜读,经研究决定,退你一篇,留下一篇。这样你在今夜站在高层建筑物上,好好想想时,只要闭上一只眼睛就够了!”

细细回味一下,不难看出编辑面对作者荒谬的要求时的良苦用心,其中的幽默也颇有些意味。

科学与谬误是天生的一对对立体,但科学家在用荒谬回答荒谬时却是得心应手。

有位科学家发现了x射线,有一天,这位叫伦琴的科学家收到一封信,来信者说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须用x射线治疗。他请科学家寄一些X射线和一份怎样使用x射线的说明书给他。

x射线是绝对不能邮寄的。如果科学家直接指出这个人的无知,也未尝不可,但就没有幽默情趣。这位科学家采用以谬治谬的手法,提笔回信:“请把你的胸腔寄来吧!”

可见,采用以谬还谬的方法,可以避开正面交锋、针锋相对的局面,而且还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

事物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遵循其逻辑关系,如果违反这种逻辑规律就会导致错误的产生,不过幽默效果的产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故意将不同类型的事物按照同一逻辑关系进行或是借用其他事物的逻辑关系。有时不用借用其他逻辑关系,单就逻辑关系本身出现的错误就足以形成幽默。

牛津大学有一位叫做艾尔弗雷特的年轻人,有次在同学面前朗诵了一首新诗。同学查尔斯说:“艾尔弗雷特的诗我很感兴趣,不过,我好像在哪本书中见过。”艾尔弗雷特很恼火,要求查尔斯道歉。

查尔斯说:“我说的话,很少收回。不过这一次,我承认我是错了。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是从我读的那本书上偷来的,但我到房里翻开那本书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对不起!”

诗被抄袭,发表的原印刷物当然还在,查尔斯用偷东西的逻辑推理说明抄袭一事,创造了以上妙趣横生的笑话。

在你想劝阻或批评他人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达到目的,还可以让对方自省。

有次,我心血来潮,想把家重新布置一下,夫人说没人帮忙,时间又紧,建议我别干,但拗不过我,只得跟我一起上。沙发挪到南墙,电视往里推,床往外移……最后留下大衣柜,衣柜太重,夫人说一起搬,我说:“那不行,上次有四个人搬时,中间还休息了两次。”夫人说:“咱俩可以休息四次嘛!还不一样?”我被夫人的一句话逗乐,深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事物的本质各不相同,但有时其表现形式却有可能相同。一个人低头哭泣,也许他是遇到了伤心的事情,也许他是过度欣喜,喜极而泣。一个人仰面大笑,可能他是碰到了开心的事,也可能是用笑声面对悲惨的状况。所以在判断事物时不能只凭经验,想当然,要认真分析,了解其本质,再下结论。如果故意误解和曲解,则自然会产生幽默。

一次,一位女教师在课堂里提问:“‘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是谁说的?”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1775年,巴特里克·亨利说的。”“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不知道。”这时,从教室后面传来喊叫:“把日本人干掉!”女老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喝问:“谁?这话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儿,教室的一角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

使用这种方法开些玩笑,能使生活中充满欢笑,其乐无穷。人们对待生活应该是乐观、博大的,当你碰到一些让你烦恼或难堪的事情时,也可以利用这种故意误解的方法来驱走这些不愉快。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口才造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