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财务会计改革

2024年11月22日 11:00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变化,特别是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要求财务会计工作必须相适应,因为从地勘单位企业化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看,每个环节在企业化改革之前和企业化改革之后,都有所不同,进而导致财务会计工作地位和作用也有明显的不同。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的组建,统由国家投资,包括购买场地、建筑,购置设备、仪器,提供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用于备用金,以及安排劳动力等。在这种情况下,地勘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只要通过一些账册,对发生的情况,从价值形态上做出记录和反映就可以了。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组建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进行资金筹集;如果是由事业性质的地勘单位转化为企业,也要进行全面的资产评估,核定资本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则是大量的复杂的。如在资金的筹集中,可以有不同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等;在筹集方式上可以有国家投资、各方集资或者发行股票、债券等;在资金形态上可以有现金、实物(资产评估)、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这些不同的投资主体,不同的筹集方式,不同的资金形态,都需要大量的财务会计工作去反映、去核算。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的经费来源或收入,表现为国家计划下达的地勘费。近几年通过改革,出现了多种资金渠道,还有多种经营。但地勘费仍然是重要来源,而且是通过预算管理给予拨付的。所以,地勘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也是比较简单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营业收入是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而且主要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工作既是大量的,也是复杂的。比如每一项营业收入,都是来源于某一具体的商品销售或劳务项目结算,而某一具体的商品生产和项目确定,都要事先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并且商讨合同和签订合同。在这里财务会计工作必然参与决策过程的始终,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效益测算,提出预期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将要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稍有预计的失误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销售收入和劳务结算收入,能否及时实现,又涉及一系列的债权债务关系,也需要财务会计工作去处理。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的成本和费用核算是比较简单的,而且预算内地质工作是不允许发生亏损的,基本上是量入为出,根据地勘费计划总额,做出财务收支计划,按照各项费用的收支计划控制支出,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亏损的。当然,预算内地质工作的工程手段,也核算成本,但是这些成本总额只占地勘费总额的一部分,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影响地勘单位的生存。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成本和核算就非常严格了,它是企业的生存线和生命线。企业追求的就是总的营业收入,减去总的成本和应摊费用之后的余额,这个余额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利益保护线。有了这个余额,企业就可以生存和发展,大家就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没有这个余额,企业就可能出现危机,甚至造成破产,大家利益就要受到损失,以致失业。因此,企业全体职工理所当然地关心成本和费用的核算,而财务会计工作理所当然地对此负有重要责任。首先,对如何增加收入和如何降低成本及费用负有责任,对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是否真实、及时和准确,更负有直接责任。如果对已经出现的情况和将要发生的情况,不能及时地、准确地做出反应,将是非常有害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不仅受企业内部情况的影响,而且更受企业外部条件的影响。如构成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不仅不同时期的价格不一样,就是同一时期的不同批量,也可能有不同的价格。这就给成本核算带来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其他如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在核算上也都有严格要求。所以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大大加强。

(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节约与收益的核算也是比较简单的,其中预算内地质工作的节约额,反映一种平均预算定额和实际消耗的关系,只有收益才真正反映地勘单位的经营成果。即使这样,地勘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节约与收益多少,因为许多生产要素,仍然依靠主管上级提供条件,所以财务会计工作对节约与收益分配的核算,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企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源泉。对企业利润的核算,首先要解决正确分配问题,包括要处理好以前年度亏损和本年度盈利的关系、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企业和职工的关系等。其次要解决好如何利用公积金、留用资金进行再投入的问题。这种再投入有的表现为原有企业基础上扩大生产,有的表现为向外投资持股或者合营、联营。在这些再投入中,最重要的就是项目的选择,即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预期利润目标。这方面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财会工作在这些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一般不会解散或者破产,顶多会出现撤销及合并的情况。这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由于是在主管部门的直接干预下进行的,其财产和账务处理是比较简单的。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按照章程规定解散或者破产,以及其他原因宣布终止时,却有大量的财务会计工作要做。首先,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解散、破产、宣布终止,是以大量而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为依据的,没有这些信息,就无法证明其所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法人,除非有严重违法行为,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让它解散、破产、终止。所以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其原因必定有来自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而这些都是由财务会计工作负责的。其次,企业一旦确定解散、破产、终止,其善后工作更需要大量的财务会计业务去处理。包括对企业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等。这些问题涉及诸多方面的财产关系,涉及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涉及大量的财务会计业务,没有强有力的财务会计工作保障是无法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从设立到终止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6)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的财务决算和财务报告,主要是向国家及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地勘费用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耗用了,以及在耗用这些经费和投资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预算和费用定额比较,是节约了还是超支了,以便请主管部门对所耗用的经费予以核销和认可。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财务评价却要全面总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向投资者、债权人、有关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情况。它是企业各项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必然十分关注它,由此也体现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7)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的外部关系和对外关系,表现在财会方面是比较单纯的,它主要是同主管部门打交道,诸如申报地质工作和基建拨款,要求调剂所需资金等,同时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报告地质工作、基本建设决算,上报各种财务报表。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处理的外部关系和外部条件却要复杂得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外部联系,可以说企业的任何外部关系,没有一项不涉及到财务会计工作的。诸如同客户的交易合同、预收和预付账款、结算价款、处理债权债务;同银行的贷款、还款,处理各种有价证券,研究利益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同税务部门处理各种税费问题,包括研究企业应当承担的各种税费的计算基础和基数,以及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如何减少税费负担;同计划、经贸、物价、工商、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经济关系,也有许多涉及到财会工作的。在处理这些外部关系中,如果财会部门熟悉情况、精通业务、责任心强,对维护企业利益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否则,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从处理这些问题的得与失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财会工作在地勘单位企业化之后,是亟待加强的一项重要职能。

针对上述的不同,在体制转换时期,地勘单位两次正式修改了会计制度:一次是1991年,完全按照管理企业化的要求,修改了会计制度;第二次是1996年,比照企业的资本金核算,修改了会计制度。这两次修改都是由财政部正式颁发的。

修改后的会计制度强调:

1)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地质勘查生产活动为主业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

2)各级地质勘查行政管理机构,如总局、地区局(厅)、专业(局)院等及其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统一会计制度。

3)地勘单位兴办的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多种经营企业,执行相应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

4)在会计科目的设计上仍然分六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地勘拨款及支出类、成本类和效益类。与企业会计科目比,没有设所有者权益。

5)比照企业资本金核算制度,新设“国家基金”科目。“本科目核算国家以各种方式投入地勘单位的资金,包括国家直接投入的生产资金,由基本建设拨款完成、地质勘探费划款等形成的资金。”但不包括地勘单位承担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取得的各项拨款。国家基金除规定的增减变动因素外,地勘单位不得自行调整。

6)比照企业产成品核算,新增“地质成果”核算科目,但只“核算地勘单位取得的用于市场交换的地质成果的实际成本,包括使用自筹资金、基金等专项地质勘查资金贷款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地质成果,地勘单位报经批准用国家地质成果对外投资和转让,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不包括国家预算内地质工作拨款所形成的地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