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从国际形势和背景分析)

2024年11月28日 11:32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苏联当年打阿富汗是因为肾上腺素激发
苏联处于亢奋状态
至于阿富汗有没有还手,不清楚···

网友(2):

a

网友(3):

来自“天然盟友”的灾难

“如果剑已出鞘,你就投入战斗吧,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凯旋回家 !”这是一首 古老的阿富汗民谣,在刚刚过去的一段历史中,这首民谣像是战斗的号角,激励着无 数阿富汗人民投入反抗苏联入侵者的斗争中去,谱写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1979年12月27日晚上,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的高级国际旅馆里,正在举行 着一次盛大的招待宴会,宾主频频举杯,为他们的“友谊和合作”一醉方休,好一派 “友谊合作”的动人场景。酒过数巡,突然,一声巨响震耳欲聋,整个大楼都在摇晃。 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席宴会的阿明政府军政要员无不惊慌失措,倒是出席宴会的客人 们一个个显得镇定自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或者说他们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他 们是苏联农业代表团的成员们。 原来,喀布尔市中心广场附近的中央电讯大楼被炸,与此同时,市内几处油库也 火光冲天。阿富汗的军政要员预感大事不好,急忙拿起电话机询问情况,无奈,通讯 联络早已被切断,人们唯一可以听到的是大炮的轰鸣、机枪的吼叫和坦克碾过街道发 出的隆隆巨响。电台中断了播音,可是片刻之后又恢复播送阿富汗的民族音乐,而电 视中断以后没有再播映。喀布尔市内到处漆黑一片,政府首脑机关、交通要道周围, 到处是一群群身穿臃肿棕色外衣、头戴皮帽的人,他们手持自动步枪四处扫射。坦克 和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进来,一路肆无忌惮地吐出长长的火舌。人们借着火光,终 于看清了坦克上的标记,原来制造这场灾难的不是别人,正是阿富汗的“天然盟友” 苏联。 细心的国际时政分析家可能还记得,早在几个月之前,美国《新闻周刊》驻莫斯 科的记者科尔曼曾有报道,他在苏联土库曼共和国看到了令人不解的一幕,已是盛夏 的阿什哈马德大街上,有两种装束完全不同的士兵,一种身着单衣,另一种头戴皮帽、 身穿大衣。显然,后者是刚从寒冷的北方调来的。那时,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料到,这 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前奏。但是科尔曼以其记者所特有的敏锐的政治眼光意识到,这 是苏联军队在其南部集结的一个明显迹象。也许,除了定位于苏联领空之上的美国军 用侦察卫星之外,科尔曼是第一个察觉到苏联军队在南部的这次重要的军事集结的外 国人,他就此作出的有关推测也相当有道理。

莫斯科向南望

科尔曼将1979年 4月初在土库曼看到的那一幕以“莫斯科向南望”为题在美国《 新闻周刊》发了一篇报道。人们不禁要问,阿富汗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内陆国家,人口 仅1500万,身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为什么要和这样一个国家过不去,竟要闹到大军压境 的地步 ?如果人们分析一下前因后果,就不难找到答案了。据说俄国最著名的沙皇彼 得大帝曾经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险柜中的遗嘱,直到他死后50年,即1775年才公布于 世。彼得大帝在这份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 和印度。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他扬言:“当俄 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彼得 为他的后代设想了俄国南下的 3条路线:一条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 地中海;第二条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第三条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三条路线中,经阿富汗这条通道为最近。 彼得大帝的后继者们可以说是不负先皇使命,拼命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在19世纪 下半叶和20世纪初,老沙皇们曾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为争夺阿富汗险些大战一场。本 世纪初,由于新生的德国像一只饿狼对英俄都虎视眈眈,英俄才在1907年达成了著名 的《英俄协约》,形成协约国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抗衡。然而,沙皇妄图夺取阿富 汗的野心并未泯灭。1907年 3月,沙皇政府的参谋长毫不掩饰地说,对于沙俄来说, 在中亚具有最大战略意义的不是阿富汗,而是伊朗和巴基斯坦。沙俄的意图昭然若揭, 他们要以阿富汗为跳板,然后直指伊朗和巴基斯坦,进而南下印度洋。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基本上一直和阿富汗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随着苏联逐步成 为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都和美国展开争夺,阿富汗也成了苏联与美国争霸的一个棋 子。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火 并一触即发。苏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趁 机打击亲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更 加强了对阿富汗的渗透和控制,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使阿富汗的军队基本 上苏式化。苏联还加强对阿富汗政权的干预和控制,要求阿富汗政权听任苏联的摆布, 当阿富汗领导人稍微表现出某些独立倾向或向美国暗送秋波时,克里姆林宫会立即支 持更加忠实的走狗发动政变,确保阿富汗政权掌握在亲苏派手中。但是,阿富汗的局 势并不总是顺遂克里姆林宫的意愿。到70年代末,苏阿关系闹到了要刀兵相见的地步。 那么,阿富汗对于苏联究竟有多么重要的战略地位呢 ?如果苏联处于守势,阿富 汗是苏联南部的一道屏障,是一个缓冲区;如果苏联处于攻势,阿富汗则是南下的一 个前进基地。在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棋局。苏联继承老沙皇南下战略 的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 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可见, 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决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动,而是它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