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电电气集团是不是鲁能的下属公司?或者说,他的后台是不是鲁能?

2024-11-08 05:36:51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可是很确切的告诉你,不是鲁能的下属公司。鲁能足球到底是谁的?——鲁能集团相关资本结构试解
  本文写于2006年6月,在2007年1月,鲁能私有化已有最新信息被披露,请移步我最新的文章《鲁能私有化年鉴》

  近来鲁能泰山足球队成绩喜人,不过也招来了国内媒体对其国有资产背景的质疑。出于朴素的家乡情节,我一直都很关心鲁能泰山队的新闻。从鲁能俱乐部的新闻里,我能感到鲁能集团的管理很先进,制度很完善。所以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为鲁能介入足球的合理性摇旗呐喊。但在追究鲁能与电费有无关系这个问题时,我惊讶的发现原来隐藏“鲁能”二字背后的有一个极其复杂的资本关系,根本不是用国资或民营就可以简单概括的。

  说到鲁能泰山足球股份公司,恐怕大多数人都会理所应当的认为“鲁能集团”是其大股东,但查阅相关资料,鲁能足球成立于98年,但现在的“鲁能集团”却是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资本为31.54亿元的非国有控股型公司。如此看来,似乎当时出资鲁能俱乐部的应为成立于1995年的“鲁能发展集团”才对。1998年后鲁能足球的控股方变更为鲁能控股公司,它是山东电力的全资子公司,所以目前鲁能俱乐部的大股东其实是“山东电力”。

  那么“鲁能集团”又是谁的呢?根据公开资料,鲁能集团是2002年12月由“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山东省电力委员会”和“鲁能物业公司”发起设立的,后来又增加了48家股东单位,注册资本共31.93亿元。“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山东省电力委员会”原名“山东省总工会电业工作委员会”,是一个受中国水电总会和山东总工会双重领导的工会法人组织。这个工会下设的“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山东省电力委员会职工持股会”在册会员31702人,持股会总股本金12.1033亿元,控制着鲁能集团大约31%的股份,是鲁能集团的第一大股东。而鲁能集团的其他49家股东也都是山东电力系统的三产企业或者专门为入股而成立的公司,而这些三产企业也大多是由职工持股的私人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山东省电力工业局机关工会委员会”,明显是原电力局机关职工的入股渠道。而持股2%余的“鲁能物业公司”,是山东电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也是鲁能集团与“国有资产”唯一的联系。从一份国家税务总局对山东地税的批复也能看出,山东地税在查帐过程中发现山东电力自96年起就有计划的将职工“绩效滚动工资”通过“水电工会职工持股会”投资企业,并试图以企业税标准少缴职工的股息收入个人所得税。而鲁能集团的基础业务主要是电力相关设施、产业的经营,比如矿业、地产、建设、煤炭、电力设备安装研发等,同时通过“鲁能发展集团”进行金融投机。

  这个复杂的产权关系是一个完美的从国有大企业的垄断地位中获取个人利益的好局,就像股份公司与母公司的资产注入一样,当国有企业“山东电力”的某个投资很有潜力时,“鲁能集团”就会从“山东电力”的“山东电力鑫源控股”手中接过收益权,当民营企业“鲁能集团”投资失误时——比如2005年鲁能集团投资金马失手——山东电力的强大金融实力就会出面护航。在山东电力强大金融实力的支撑、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公司剥离非主营业务”的政策支持下,注册资本仅32亿的鲁能集团目前资产达700余亿,净资产140亿,控制着三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已超过山东电力,成为山东第一大企业。

  而山东电力在这场游戏中的位置是什么呢?应该说山东电力的主要实力在于金融领域,其不但是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交通银行第四大股东,还大举进入金融、期货、证券、基金、保险等领域,湘财证券、蔚蓝证券、英大信托、金穗期货等都是行业内很有重量的企业。山东电力的金融体系中的领导层大多同时担任鲁能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所以实际上鲁能也完全可以控制这个金融帝国为自己服务。于是在山东电力与鲁能集团间层出不穷的左手换右手游戏就不奇怪了。而利用具有垄断电力优势地位和稳定现金流收益的国有企业进军风险相对较高的金融领域,也降低了“亲儿子”鲁能集团的经营风险。

  但另一方面,虽然“职工持股会”是鲁能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但根据内部人的说法,当年的集资款每年的分红只有6%左右,而且最近鲁能集团在劝说职工退股,有传言某北京民企将以50亿左右投资鲁能。有人指出,鲁能所经营的地产、矿产等行业均须占用大量资金,以前的大量债券融资增加了财务成本,降低了利润,劝说退股是为了简化股权结构,以利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但在清退了职工股后,鲁能集团是谁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是:9个“职工持股会理事”或者其他未清退的股份持有者(当然此时其具体控股份额我们是不可能知道了,而且必然是其最大的秘密:)。但到此时回头来看,职工集资款实际成了鲁能集团代价极低的一笔过桥资金(其中似乎必然存在隐瞒利润吧,呵呵)。

  然而随着国家电力改革,山东电力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的子公司,同时深谙金融之道、也是山东电力金融帝国缔造者的刘振亚升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前几天,国家电网公司宣布要在上海建立以原山东电力金融体系为基础、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金融体系。业内指出“国家电网如果能够将鲁能以及其直接拥有的金融资产全部有效整合的话,将威力无穷”,但由于原鲁能的人员构成不会变,所以是谁事实整合了谁还很难说。但从长期看,山东电力最终会蜕变成单纯的电网企业,已经没有了利用的价值。

  归根结底,以刘振亚为首的几十名(也许更少)“山东电力家族”成员左手控制国有巨型企业、金融帝国——山东电力(甚至也许将是整个国家电力),右手控制着自家的资源型企业——鲁能集团,成为了一个规模巨大、实际控制资产超过千亿人民币、领域多元的利益体,而且最重要的——还没有被曝光:)

  补充:刚看到一篇写于2003年的文章,基本预见了直到职工股清退前的鲁能集团民营化过程,《鲁能暗推民营化》。但鲁能的这个“曲线的”“对一部分企业的”MBO,同时担任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做法完全合法吗?还待我查阅相关法规:)

  根据文中的说法,早自1990年开始,由上文的工会控股52.3%的“鲁能发展集团”就开始控制了大量的优良电力资产,它是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电力三产”。而自该文中所述的集资后,鲁能用集得的30余亿资金建立了新的民营“鲁能集团”,并收购了之前的工会所控制的股份,从而把很麻烦的、2003年前的考虑职位、工龄的职工集资款权益彻底甩下了。从而为今天顺利劝退职工股埋下了基础。真是好棋,呵呵。

网友(2):

这个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和鲁能电力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名字上有点能误认而已。以前有个老总名叫张晓璐,董事长名叫杨东廷

网友(3):

不是

网友(4):

可以确切的告诉你,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