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
2、获取形式不同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屈服强度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压来获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3、意义不同
抗拉强度的意义:
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但这种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能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际使用中所要达到的。
屈服强度的意义:
屈服强度不仅有直接的使用意义,在工程上也是材料的某些力学行为和工艺性能的大致度量。例如材料屈服强度增高,对应力腐蚀和氢脆就敏感;材料屈服强度低,冷加工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就好等等。因此,屈服强度是材料性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抗拉强度的实际意义
1)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但这种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能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际使用中所要达到的。如果材料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则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实际有用强度。由于σb代表实际机件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且σb易于测定,重现性好,所以是工程上金属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标志之一,广泛用作产品规格说明或质量控制指标。
2)对脆性金属材料而言,一旦拉伸力达到最大值,材料便迅速断裂了,所以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用于产品设计,其许用应力便以σb为判据。
3)σ的高低取决于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在屈服强度一定时,应变硬化指数越大,σb也越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百度百科-抗拉强度
1、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
2、获取形式不同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屈服强度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压来获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3、意义不同
抗拉强度的意义:
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但这种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能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际使用中所要达到的。
如果材料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则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实际有用强度。由于σb代表实际机件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且σb易于测定,重现性好,所以是工程上金属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标志之一,广泛用作产品规格说明或质量控制指标。
屈服强度的意义:
屈服强度不仅有直接的使用意义,在工程上也是材料的某些力学行为和工艺性能的大致度量。例如材料屈服强度增高,对应力腐蚀和氢脆就敏感;材料屈服强度低,冷加工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就好等等。因此,屈服强度是材料性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拉强度
1、所表示的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屈服强度代表金属材料对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其英文表达为Yield strength。
2、拉伸曲线中在不同的点
在材料拉伸曲线中,抗拉强度是最高顶点应力值,屈服强度是曲线起始阶段直线段完结时的应急值。
3、表示的最大强度不同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强度(应力值);
屈服强度是材料弹性阶段承受的最大强度,或进入塑性前承受的最大强度。
4、影响因素不同
抗拉强度的影响因素:化学结构、结晶和取向、支化和交联以及应力集中物等;
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结合键、组织、结构、原子本性。
5、作用过程不同
抗拉强度体现过程: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
屈服强度体现过程: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拉强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b点对应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